小儿蛔虫病应该怎样检查呢
小时候,我们都曾吃过一种奇怪的白药丸来打蛔虫,或许那时的我们还不懂这是什么。蛔虫,一种寄生在小肠内,常见于儿童的寄生虫。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蛔虫病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小儿蛔虫病的奥秘。
目录导航
小儿蛔虫病的症状
小儿蛔虫病的检查方法
蛔虫病的偏方
人为什么会得蛔虫病
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一、小儿蛔虫病的症状表现
孩子们若有偏食行为,特别喜欢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等;经常喊肚子痛,特别是脐周部位;食欲旺盛但总也胖不起来,甚至出现面黄肌瘦的症状;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面部、颈部皮肤上出现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孩子的皮肤反复出现“风疙瘩”,这些都可能是孩子患有蛔虫病的表现。除此之外,孩子可能还会有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轻度腹泻或便秘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久则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二、如何检查小儿蛔虫病
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舌面、下唇黏膜、巩膜以及面部是否有特定的迹象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蛔虫病。例如,舌面上常出现红斑,边缘整齐,呈圆形;下唇黏膜上出现针尖米粒样的颗粒丘疹;巩膜上出现蓝色斑块;面部可见有白斑等。
三、蛔虫病的偏方
这里有一个治疗蛔虫病的偏方:用白熟艾煮水服用,或者生艾捣汁,在早晨先吃一点香甜食品后随即服用,可以排出或打下蛔虫。但这仅为偏方,如有需要,还请咨询专业医生。
四、人为什么会得蛔虫病?
蛔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手和食物。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喝不洁的水,特别是河水,都是感染蛔虫的重要因素。小儿玩物不洁、吮指、喜用嘴含东西等行为也能带入蛔虫卵。蛔虫寄生在体内,以小肠内的乳糜液为食,不仅掠夺宿主营养,还影响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大量蛔虫寄生不仅消耗营养,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五、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预防蛔虫病需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两方面入手。保持环境卫生,合理积肥及施用粪肥,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菜,吃瓜果先剥皮等。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偏方二:
对于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等症状,有一个古老的偏方。取龙胆一两,去掉头部,切碎,加水两碗,煮至一碗。头天晚上停食,第二天清晨,将这碗药水一顿服完。
偏方三:
苦楝树根皮、大血藤和蓄各有一定比例,先将前三味药煎制,再加入甘草。成人一次服完全量,儿童则根据年龄适量减少。此偏方能针对小儿蛔虫病腹痛有显著效果。
偏方四:
红藤根研磨成粉,每次吞服4.5g,专治小儿蛔虫病。
为何人会得蛔虫病?
人们得蛔虫病的原因多种多样。饮食因素是最主要的途径,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都可能让人感染蛔虫。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全身发热时,蛔虫可能会在腹中乱窜,引发多种病症。年龄稍大的人肚子里有蛔虫,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进行清理,一般都是在四五岁的时候进行驱虫治疗,如果当时忘记,蛔虫就会一直寄生在肚子里。
如何预防蛔虫病?
预防蛔虫病是非常重要的。控制传染源是关键,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的重要措施。个人卫生也是预防的重点,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洁食物的好习惯。加强粪便管理也是防止蛔虫传播的重要途径,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其污染环境。在使用粪便做肥料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杀灭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