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专家打的是临床营养擦边球
□本报记者 李天舒□
“健康教母”马悦凌走下神坛,她以泥鳅、当归配合高热量食物,能治好渐冻人等说法忽悠了很多人,这一现象引起广泛思考。专家指出,这些看上去是天方夜谭的说法,除了凸显公众医学科技常识匮乏等现实外,还暴露出临床营养藏在深闺人未知的现状。
临床营养价值不可或缺
大致而言,营养有公共营养与临床营养之分,但“老百姓很难分清什么是公共营养,什么是临床营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营养科主任朱翠凤说,临床营养是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针对的是疾病人群,用食物而不是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而公共营养是针对人群做疾病预防的工作。
朱翠凤说,近年来,随着临床营养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营养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由以前单纯的自然饮食调理发展到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在、肿瘤等一些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治疗中,临床营养扮演着重要角色。
临床营养发展成独立的学科,而脱离了医院的食堂概念,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临床营养的专业性和价值越来越被人重视。以渐冻人治疗为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樊东升说,渐冻人属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这类患者的营养消耗比正常人大。从临床营养策略上讲,渐冻人治疗特别需要补充高热量、高蛋白和高食物。
类似的治疗策略不单针对渐冻人。比如用于难治性患者的生酮饮食疗法,就是让患者多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减少和摄入,来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临床营养虽以膳食为主要手段,但也有严格的适应症和治疗规范。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邓宇虹介绍,拿生酮饮食疗法来说,不是什么癫痫患者都适用,比如β氧化缺陷、干扰葡萄糖或酮体稳定的肝或代谢性疾病、某些免疫缺陷病等患者就不宜采用。由于对儿童患者疗效较好,故通常接受生酮饮食治疗的最佳年龄是10岁以下,其他年龄层接受生酮饮食疗法,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对临床营养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临床营养师队伍建设要提速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总干事程志指出,目前临床营养师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缺乏完整的临床营养执业医师教育、再教育培训体系,需要从不同专业领域吸纳人员;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人才准入制度和严格的临床营养执业医师执业标准,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程志指出,很多对营养感兴趣的人,经过社会上各种营养师培训班培训几天,就成了“营养专家”;一些“专家”从护理、检验甚至非医学领域,“转战”营养学领域。
“成为营养师,并不意味着就能去治病,因为营养师与临床营养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为临床营养师的前提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是一名合格的医师,而社会上的营养师并不具备医师资格,去看病就成为非法行医。”朱翠凤指出,临床营养是一门涉及内科、外科、药理、生理、病理等学科的跨专业学科,临床营养师需要具备呼吸医学、肿瘤、肾病学、肝病学等专业临床知识以及营养学知识。这一特点也要求临床营养师必须通过临床路径来培养,并直接服务临床工作。在具体治疗中,临床营养师要针对每名患者的身高、等不同特点,制订治疗方案。
专家呼吁,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同时,要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对临床营养师进行准入管理,针对“跨界”的营养师,尤其是对披着营养师外衣,却从事诊疗活动的所谓专家要严加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