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调控菜篮子 如何确保农民利益也顾市民
把握好农产品收储、投放的节奏和时机
东郊大市场是北京东部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之一。9月19日,离中秋节放假还有4天,这里的肉、菜、和花生油的价格均“上蹿”不少,很多市民连声抱怨。从商务部数据来看,截至9月21日记者发稿时,与7月初相比,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猪肉批发价和鸡蛋零售价等都上涨较多。年内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与中秋、国庆双节的“突涨”叠加在一起,近日“菜篮子”确实不轻松。
“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紧连每家每户,政府该如何加强调控,确保农民利益和城市民生不受损?
“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保证生产与供应,平抑价格。”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小良认为,管好“菜篮子”,必须更加注重和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包括中央、省、市在内的多级调控体系;对于储备产品的调控则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动,进一步优化品种、规模;收储、投放要把握好节奏、时机,不能等出现上涨再投放、出现下跌才收储。
2009年以来,四川、黑龙江等省纷纷启动生猪储备规划。实践证明,加大收储力度对稳定农产品价格作用明显。朱小良介绍,去年12月开始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至今年4月初跌幅超过23%;猪粮比价由6.62下跌到5以下,养殖户亏损严重,形势严峻。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据此制定实施了新的生猪收储调控方案,大幅提高分割肉收储比率。“目前生猪价格已回升到每公斤12.8元,猪粮比价处于6.15—6.2的水平,养殖户每养一头猪能获利150元左右。同时猪肉零售终端价格的涨幅明显低于生猪价格涨幅,也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利益,没有给今年的通胀再加上过多的稻草。”朱小良说。
针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商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向市场投放24万吨中央储备糖,向新疆市场投放了500吨中央储备活羊,并将于近期组织投放部分中央储备冻猪肉,以满足“两节”消费需求,稳定国内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