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陷害门只是冰山一角 病态公关是否会常态

健康新闻 2023-05-29 06:33健康新闻www.baidianfengw.cn

  随着“伊利商誉损害案”的告破,又一起性质恶劣的公关公司与企业利用网络发帖的恶意营销丑闻浮出水面。

  蒙牛乳业员工上网下黑手,虽以施恶者受惩而告一段落,但这起风波却在公关行业特别是网络营销界掀起“骇浪”。

  商业因素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侵蚀,正越来越多。“网络推手”、“网络打手”层出不穷。

  当商业营销遭遇匿名互联网,我们到底该如何阻截其恶性发展?

  “病态”公关是否会“常态”

  “蒙牛员工与公关公司利用网络恶意营销事件有点偶然,但也是两年前‘网络打手’出现后的一个必然现象。” 陈墨网络营销机构创始人、总裁陈墨说。

  类似事件此前也发生过,如杀毒软件商之间错综复杂的口水大战;各大视频网站对于收视流量与盈利模式的“混战”……“网络黑社会”、“网络打手”等称谓正是由此而来。

  就陈墨网络营销机构所服务的近百客户来说,每年大约有10%—20%的客户会受到网络恶意攻击。“乳业‘陷害门’虽是冰山一角,但决不是公关界的常态,就像有正常考试和考试作弊一样。”陈墨说。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说,涉案公关公司的行为违背了公关行业的基本准则,是名副其实的“伪公关”。在网络公关领域,“绝大部分是规范公关的”。

  ,一起恶性公关事件却能对整个行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问题出在哪儿?

  郑砚农分析道,是互联网的不可控性,为违法运作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

  “净化网络公关,必须聚焦整个产业链。”他说,公关公司的上游是企业,公关公司依赖企业而生存。若企业付费并要求违规甚至违法操作,利益驱动下,公关公司极可能做出违法行为。

  郑砚农指出,媒体也应是公共舆论的“守门人”,不能为广告“竞折腰”。如果没有媒体的帮助,蓄意抹黑对手并非易事。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