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拐点”初现 药企如何破解“药你死”?

健康新闻 2023-05-29 11:24健康新闻www.baidianfengw.cn

  嘉宾

  秦玉峰 东阿总经理

  王明辉 云南白药董事长

  尹品耀 云南白药总经理

  闫希军 天士力集团董事长

  许冬瑾 康美药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郭 勇 江中药业原副总经理

  邱华伟 华润三九常务副总经理、三九医贸董事长

  郭振宇 滇虹药业董事长

  人们期待的中药材“拐点”终于开始若隐若现。自从国家发改委在7月18日对中药材涨价进行行政干预之后,两年来一路上扬的中药材价格终于开始回落。

  在向54家从事党参经营的企业发出的告诫书中,国家发改委要求它们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将囤积的党参卖给药厂,供应价只有市价一半。

  接下来的数字看起来很美。来自中国中药协会药材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中药材市场价格指数已经连续五周下滑,总跌幅约在7%左右;商务部发布信息显示,截至8月底,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为113.97点,比7月初降低12.28点,降幅达9.73%……

  “药你死”对于患者和药企来说似乎不再那么恐惧,而对于囤药者来说,却像是一桩灾难。然而美景只持续了不长时间,而且还布满了阴翳——

  尽管太子参等前期暴涨品种已经开始跌价,但被国家发改委严厉查处的党参价格跌幅却十分有限,最近甚至还再度出现了涨价的趋势。经过了两年的“折磨”,制药企业只能在“苦不堪言”中静观其变。

  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以来,虽然整个行业的产值逐渐扩大,但利润率却在降低,尤其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两个子行业的毛利率下降最为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成本在快速上涨,特别是中药材原料价格的上涨。这一点自2009年下半年起便出现端倪。” 秦玉峰说,“进入2011年度以来,共有537种常用或大宗中药材梯次涨价,涨幅10%~400%不等,严重压缩了企业经营利润。东阿阿胶生产所用的主要大宗药材中,党参价格由年初42元/公斤(吨价4.2万元)涨至124元(吨价12.4万元),吨差价8.2万元,全年增加成本12710万元;红参价格每公斤由年初140元(吨价14万元)涨至187元(吨价18.7万元),吨差价4.7万元,全年增加成本1034万元;驴皮价格每公斤涨幅15元,涨价增加成本7500万元。”

  江中制药原副总经理郭勇也曾对《中国经济周刊》倾诉苦恼,他说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中的重要原料已经从原来一公斤20块钱涨到了400块钱,涨了近20倍,直接导致健胃消食片成本翻了两倍。“五年来我们的广告费用也涨了60%,但是健胃消食片的价格,6块5,就是不能往上涨。”

  中药材涨价已经不再是某家药企所独自面临的难题,而变成了一个“囤时代”里整个产业共同的困境。2011年4月30日,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正式实施,无一家中药药企通过注册,一年销售额约50亿欧元的世界最大植物药市场向中药企业关上了大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使药企大佬们伤透了心也伤透了脑筋。

  为了应对共同面临的,2010年4月24日,华润三九(000999.SZ)、天士力(600535 .SH)、云南白药(000538.SZ)、江中药业(600750.SH)、东阿阿胶(000423.SZ)五家上市药企在厦门成立了一个名为“APS品牌药企沙龙”的战略联盟。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们又将康美药业(600528.SH)和滇虹药业吸纳入盟,构成“七剑”。

  这个联盟的所有成员,除了未上市的滇虹药业外,其他6家市值都超过了200亿元,均属上市药企中的“航母”。

  这些大佬们聚集在一起,希望能够“破解中药材涨价困局”,在“药你死”的困局中找到一条真正的活路。

  从当农民到帮农民

  当人们已经厌倦了“被涨价”之后,似乎只有滇虹药业董事长郭振宇相信涨价是一件好事。他说:“一年多来,中药上游原料价格一直在上涨,有的药品从一公斤几十块涨到三四百块。坚守质量和信誉的品牌企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涨价有没有恶意炒作的因素?有。但同时,中药的认可度提升了,政府将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而且中药应用从医疗扩大到了保健和养生,这种供需矛盾加剧了,也导致价格的上涨,我认为这对行业的发展是件好事。”

  可是无论对于秦玉峰还是对于郭勇来说,涨价是一种“永远的痛”。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不得不面临着药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压力。当这种压力爆发的时候,就会出现郭勇一般黯然退场的结局——江中制药8月2日公告称,公司于7月29日收到郭勇的书面辞职报告。“郭勇先生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就在当天,江中药业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当中极为引人关注的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健胃消食片销售收入下降了43%。

  当郭勇和江中牌健胃消食片都痛苦不堪的时候,他们谁都无法接受郭振宇的“好事论”。

  可是人们依旧需要中药,药企依旧需要生产和销售。为了给自己打气,他们喊出了“药努力”的口号,以对抗“药你死”的恐惧。他们希望能够渗透到产业链的上游,通过控制源头的原材料来遏制“药你死”。在“涨价”的逼迫下,他们纷纷变成了种药的农民。

  云南白药总经理尹品耀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药材的价格和质量对云南白药举足轻重。为了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从2001年开始投资建立了2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专业化的研究与培育。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当地门户建立了一些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合作模式。由于地方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供给充足,解决了多种原料的供给和质量问题。”

  三七是云南白药的最重要品种之一,2009年尹品耀他们开始打造一个种植、推广、流通、原料基地、产品研发一体的三七产业发展平台。“经过一年多努力,这个平台运作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尹品耀说。

  郭振宇对此的评价是:“关键是我们要形成一个战略储备。很多药材是需要存货的,像三七,需要3到7年才能成熟。当年的药涨价了,我们立马买回来囤着,那不是坐等价格节节攀升吗?”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