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巩膜静脉压升高所致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平安健康 2025-02-24 12:51平安健康www.baidianfengw.cn

一、临床概览

患者眼表呈现不同程度的表面巩膜血管和球结膜血管扩张,宛如充血。有时可见眼睑皮下血管明显曲张,伴随眼球突出甚至跳动。这些视觉上的改变,是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的直观表现。

眼压与表面巩膜静脉压密切相关。当患者卧位时,眼压通常会升高,而长期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的患者,其眼压的升高可能远超表面巩膜静脉压的升高值。这种眼压的波动,无疑给患者的眼部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房角镜检查呈现开角状态,常见的Schlemm管充血是由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引发的血液反流所致。这种现象在正常眼睛中也可能出现,特别是在角镜检查压迫眼球时。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当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时,房间的水流系数(C值)可能会有所变化。早期可能表现为C值的增加,但随着表面巩膜静脉压的长期升高,C值往往会下降。即使表面巩膜静脉压恢复正常,C值可能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眼底的变化可能包括典型的青光眼视盘损伤、相应的青光眼视觉损伤,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的扩张和曲折。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和继发性新血管青光眼。

二、继发青光眼的类型及临床特征

继发性青光眼中,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是常见的症状。部分病例伴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易于诊断,如上腔静脉综合征和颈动脉-海绵窦瘘等。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由上纵隔病变阻塞上腔静脉回流引起的。症状从轻度眼睑水肿开始,逐渐发展为眼球突出、面部肿胀、颈部水肿和发e绀。同时可能出现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甚至抽搐。眼压升高,卧位时更为明显。视网膜中央静脉曲线扩张,视网膜水肿。

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最常见的动-静脉瘘。典型病例发生在头部创伤后,表现为搏动性眼球突出,伴有搏动性耳鸣和眼眶疼痛。眶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导致眼眶静脉和软组织充血,眼睑和球结膜水肿,表面巩膜静脉曲张充血。大约60%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会出现眼压升高。还可能引发急性闭角青光眼、新的血管青光眼等眼部并发症。

眶静脉曲张是一种单侧性疾病,可能是先天性或继发于眶内、颅内运动-静脉瘘或血管瘤。其特征是间歇性眼球突出,患者眼睑、眼眶前可见静脉曲张。继发性青光眼较少见,但如果反复眼突出,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也可能发生青光眼视盘病变和视觉损伤。

这些眼部疾病的表现虽然各异,但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Sturge-Weber综合征:也称为面部血管瘤综合征,源自先天性胚胎早期血管发育的微妙异常。这种病症的特征在于面部和脑血管肿瘤的异常扩张,沿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呈现出葡萄紫红色的皮肤血管瘤。在约半数的病例中,颅内和青光眼也会受到波及。当血管瘤累及眼睑时,无论是否影响颅内,都会引发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和继发性青光眼,尤其是上眼睑。青光眼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数情况出现在儿童时期。典型的“牛眼”表现几乎见于所有青光眼患者,他们表现出表面巩膜血管瘤、角和脉络膜血管瘤。虹膜颜色较深,偶尔还会观察到视网膜血管曲张。当病人采取卧位时,眼压会显著升高。有些病例仅通过打开球筋膜,就能观察到弥漫性的巩膜血管瘤。青光眼的主要原因在于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部分病例可能是由于角和脉络膜血管瘤导致的浅前房和角关闭。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又称Graves眼病、渗透性突眼和甲状腺相关免疫性眼眶疾病等,这是成人单眼和眼球突出的最常见原因。其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眼外肌水肿、淋巴细胞浸润、肌肉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方面。眼眶内的球后脂肪和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活动增强,伴随粘多糖沉积和水肿。这种情况会导致上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复视和眼球运动受限。眼眶压力增加可能引发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进一步导致青光眼视觉功能受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眼病常伴有球壁硬度降低,因此测量眼压时应使用压平眼压计。但在不同的眼位,测量的眼压会有差异,特别是当眼睛向上看时,眼压会显著升高。眼外肌过度肥大导致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也需引起注意。

巩膜静脉压特发性表面升高: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但也可发生在青年患者身上,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其疾病过程类似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但表面巩膜静脉压显著增高。大多数病例单侧受累,最终会对青光眼造成严重损害。尽管表面巩膜静脉压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在小梁切除的标本中,可以观察到Schlemm小梁板层压缩、细胞外基质沉着、小梁组织玻璃样变等病理变化。要确定这些变化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并不容易。

这三种眼部疾病均涉及到复杂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患者而言,及早发现、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对这些眼部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眼部健康的重视程度。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