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口感略显粗糙,但粗粮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平衡消化与营养摄取是一大关注点。
粗粮,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却拥有预防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疾病的神奇功效,甚至在抗衰老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对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的老年人来说,如何食用粗粮才能既保证营养又不影响消化呢?
老年人可以将粗粮精细制作,改善其口感,增强其食欲。比如,将燕麦、荞麦、高粱、小米等粗粮磨成面粉,蒸制成美味的馒头、窝头。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适量加入糖,或者将馒头和窝头切碎,与粥一同食用,这样既能享受口感丰富的美食,又能摄取到粗粮的营养。
黄豆、赤豆、玉米碴等粗粮,熬成粥是最佳的选择。可以在其中加入红薯、青菜,做成甜粥或咸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对于喜欢早餐喝豆浆的老人,也可以用这些豆类为原料,制作营养丰富的粗粮豆浆,搭配白糖、蜂蜜等调味品,让口感更加美味。
在煮饭时,同样可以在大米中掺入绿豆、赤豆、玉米碴、小米等粗粮,实现“粗细搭配”,这样的主食既不会影响口感,又能保证营养的摄取。
专家建议,老年人吃粗粮应占当天全部食物的一半为宜,且早中晚有所区别。早上可以喝粗粮豆浆或粗粮粥,中午吃“粗细搭配”的主食,晚上再食用精细主食。由于人通常在白天的活动较多,中午可以适量增加粗粮的摄入,有利于消化。晚上如果睡得晚,也可以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老人吃粗粮时,还可以搭配喝点酸奶、蜂蜜水等,以帮助消化,增加口感。
老年人可以通过精细制作和合理搭配,让粗粮变得既营养又易于消化,成为他们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