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派黄杨木雕(重庆特产传说(459) | 渝派黄杨木雕:入木三分,
黄杨木雕保养 重庆特产传说(459) | 渝派黄杨木雕入木三分,雕出独树一帜的意境美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密、色彩庄重、古朴美观、硬度适中,色黄似象牙,年久色渐深,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更佳材料。
所以,以黄杨木为雕材雕刻出的黄杨木雕空灵剔透、雅致美观,更有股淡淡的清香,让人闻之惬意,百看不厌。
黄杨木雕最早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有实物可查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李铁拐像”,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传统的黄杨木雕,大多以人物造型为主。还有以天然黄杨木根块为材料,利用树根造型的另类木雕类型。或是通过将无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块劈开,取其劈裂后的自然纹理立意雕刻,此类木雕形制顺乎自然,生动有趣。因历史悠久而被称作“黄杨木雕鼻祖”的浙江黄杨木雕,其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有别于浙江地区的传统民间黄杨雕刻,渝派黄杨木雕融入了巴渝特色,吸收了大足石刻传统技艺,以黄杨木为雕刻材料,结合竹雕、木雕、牙雕、石雕等技法,在图案上注入了重庆地域文化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巴渝地区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收藏和实用价值。2009年,渝派黄杨木雕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渝派黄杨木雕,是由已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雕刻艺术家柯愈勄于2010年开创的木雕流派,其派系风格、特点则是“前不见古人”渝派黄杨木雕不雕人物,只雕花鸟鱼虫。以意境为主的木雕题材,结合了西方印象派美学意识,使得渝派黄杨木雕的作品简洁朴实,透着大自然的静谧祥和之感。给完成不久的黄杨木雕刷油,在太阳下晾晒……这种特有的保养手段,也正是渝派黄杨木雕不同于其他木雕的地方,在全国的黄杨木雕中独树一帜。
通常来讲,黄杨木雕的工艺主要有设计、选料、雕刻、粗坯(人物整体造型)、细坯(四肢、脸部、衣纹等)、修光、打磨、刻纹、上清漆、配底座等环节。木料一般选用有四五十年树龄的黄杨木,以形状直而圆、无节疤、树皮细匀、木纹细密、色泽嫩黄者为宜。雕刻时,由上至下,由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循序渐进。雕刻的技法有镂雕、圆雕、浮雕、线刻等,以圆雕为主。
渝派黄杨木雕因以花鸟鱼虫为雕刻主体,雕刻更为困难,更考验木雕艺人的手艺。以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渝派黄杨木雕传承人唐琦的原创代表作品为例,有蝉、甲壳虫、螳螂、蜜蜂、壁虎、枯叶、小莲蓬等,这些小件规格都在5厘米以内。 时,尤其考验艺人的细心和耐心。按选料、下料、粗胚、细雕、打磨、保养等程序,手工雕刻以上物件,往往是3公斤的木料只剩下120克,耗时短则10天,长则一月。
不过,在唐琦看来,木工精细并不是一件作品最重要的地方。渝派黄杨木雕讲究有“形”有“意”。他有时会觉得以前的作品不够好,觉得蝉不够生动,便会用拿工具刀再修一修。有时也会想到更好的创作想法,便会整个推翻,重做。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诸多黄杨木雕经过精心的提炼,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有血有肉,带着时代气息的优秀艺术作品。
来源重庆图库、正说重庆、新家长报、今日重庆杂志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重庆黄杨木雕刻工艺 渝派黄杨木雕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