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明明德”与“新民”?我们对“止于至善”的误会何在?

生活常识 2023-04-29 21:52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礼记·大学》开篇是这么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一句,对于没有真读过《大学》,上过大学的人,应当多数也还是听闻过的。

  而“止于至善”,如今也收录于当今成语词典,解释为“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这种解释流传已久,其实是大有问题的。

  正确的解释其实是很朴实的,告诫我们应“以向善为目标”而已。

  历来对此误读甚众。

  善与恶的两条路中,做出根本性的选择

  “止于至善”只是建议我们应当在人生中明确“建立向善的目标”,“择善而从”,“择善固执”,由此倒过来才能自觉“改恶”。由此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伦理上做出最基本的抉择。

  这才是“止于至善”的同义词

  我们不妨在此略作分述。

  何谓“大学之道”?

  所谓的“大学之道”,探索的是一切学问、技艺、各学科之间共通的根本之道,我们换一种讲法,不妨也可称为“大成之道”,说的是立身、立命的根本道理。

  “大学”相对于“小学”,先秦古人所说的“小学”指的是具体一门的学科、学问或技艺。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通识”之学与“专科”之学的区分。

  各门“小学”的成就之道,其中自然也有相通的共性,而对这种相通的共性的认知,也就是所谓的“大学”。

  何谓“明明德”与“新民”?我们对“止于至善”的误会何在?

  《大学》第一章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子记录孔子所言,其后各章为曾子自出心要、引经据典地阐释对这一章的深刻理解。

  那么,“大学之道”是什么?开篇便指出三个要点1)明明德 2)新民 3)止于至善。

  孟子这一句就是“明明德”的最好注释

  所谓“明明德”,前“明”动词,后“明”形容词,前“明”意为“认识、明了”,后“明”意为“光明”。孔孟儒家(荀子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人性本善,道德本性是光明正大的,于后天被蒙蔽,正因如此,有重新被认识的需要,所以人人需要“明明德”。

  “亲民”当为“新民”所误。所谓“新民”,即去革新民众。一个人自身能“明明德”后,懂得不断革新自我,就应当起来成为领导者,成为所谓的“贤圣”,去做“革新民众”,改变社会之事。

  ,“止于至善”,自然应是指追求上的圆满,是指一种类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建立其一种对至善、完美理想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并不是说去“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

  对“止于至善”的解释,即便是方家,历来也难免误会!

  所以,对于“止于至善”之“止”,我们历来确实是有一些误会的。比如

  郑玄注“止,犹自处也。” 孔颖达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 朱熹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之极也。”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总感觉郑玄、孔颖达、朱熹、鲁迅上述四人,对于“止于至善”的理解,存在着稍许偏差,并非是明了痛快的。

  《大学》第四章原文就是解释“止于至善”的,本身就是最权威的阐释

  实际上《大学》第四章原文,就已经阐述了曾子亲闻孔子的教育,对“止于至善”的体会与理解,恐怕才是最为信实的。原文是借助阐发对《诗经》中的诗句的理解展开的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上述四节的后两节以“周文王”为例,描述了一种“臻于至善”的人格形象,简要概括其修身正心的过程类似“攻玉”,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

  上述四节的前两节指出,“邦畿”再大,本质是人民栖息之地(“所止”),有如“黄鸟”之栖息于“丘隅”。正因如此,人都应有可追求的栖息之地,良治的“邦畿”是物质上的,而“至善”也是“所止”,不过是精神上的。周文王将其“止”,落在做事情上的“缉、熙、敬”(恒心、安和、恭敬)的这三种德性上,从而形成“穆穆”的风格。这即所谓“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这里的“於”就是“在”,“於缉熙敬止”即“在缉、熙、敬上安止”。曾子又继续解释道,为人君者,应当追求仁;为人臣者,应当追求忠敬;为人子者,应当追求孝顺;为人父者,应当追求慈爱;与城邦社会中人交往,应当追求诚信。

  “止”其实是指“立志”,“止于至善”即“以至善为目标”

  我们由此可见,“止于至善”的准确理解,应当是说以“至善”境界为目标、为标准、为尺度,通俗地讲这就是所谓的“立志”,立下的是远大的志向。由于志向够伟大,于是就自然会成为“大人”,而不是“小人”,所以这是成大人之学的“大学”。

  只有这样理解“止于至善”,将“止”理解为“立志”或“立目标”,我们才容易明了下文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的含义。

  所谓“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我们只有确实认识到我们所应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内心才会趋向安定。假如我们将“止”理解为郑玄、孔颖达诸人所以为的“自处、处于”,貌似也算不上错误,总觉得有一种隔着一层纱般的糊涂在。

  “至善”中也不可简单解释为“完美境界”,因为“至”也是一个动词,“至善”的本义应当解释为“通往善”、“向善”,所以“止于至善”应解释为“以向善为目标”才对。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