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是什么?如今成为一句成语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我们常常会用各种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一些复杂的语言,不过言语是由人口耳相传的,常常会在传达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的纰漏,比如后一句话的丢失,就拿最简单的百闻不如一见来说,他其实有下一句的,那么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出自哪里
我们大家都知道俗语谚语之类的句子词汇都是由不同的方法变化而成的,最主要的演变方式有两种,其中第一个方法就是说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谚语俗语,没有人知道这个词语究竟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而这类谚语俗语的意思,也是由人们自己而来的。
而第二种方法,就比较的高大上一点了,它是由一些文史记载的典故演变而来的,或者是从一些小说,故事以及文章诗歌等等摘要出来的。由于这类的俗语谚语比较贴合于生活,所以人们将这些句子摘抄出来,并不自觉的将它用于日常中的说话里面去了。
而我们今天说的百闻不如一见以及它的下一句,则是由第二种的方法演变过来的俗语谚语。我们搜寻百闻不如一见的句子,想要找到它究竟是出自哪里的,后来发现百闻不如一见来这句话最早是写在汉书中的,这句话是由汉朝有名的将领赵充国说出来的。
二、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在汉书中,我们可以看见这句话的原句是什么,当时是赵充国的原话是这样的,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根据书籍上的记载,当时赵充国已经有70多岁了,面对敌人的来犯,赵充国用这个话来告诉当时的皇帝应该重用自己了。
当时的对话大致是这样的,皇帝派人问已经70多岁的将军,应该派谁去平叛战乱,赵充国回答道他去是再合适不过了,皇帝的使臣又问到将军能不能大致的说一下敌人的情况以及应该怎么应对的方法,赵充国不急不慢地回答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如何,应该让我上前线看一下再做定夺。
三、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为什么消失
在汉书的记载中,赵充国用百闻不如一见的这一番话,成功的将自己送到了前线,再一次实现了保家卫国的理想,而百闻不如一见这个词语因为本身应用的地方比较的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听了多次,还不如自己亲自过去看一下。所以就演变为了成语的存在。
而后面的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由于后面的这几句话比较的拗口,并且所能用到的地方也不算多,而且这只是赵充国的个人想法,再加上种种的意外,人们渐渐的将后面的那几句话去掉了,这样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百闻不如一见这个俗语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