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忧国忧民另一面的闲情逸致下的创作——江畔独步寻花
提到杜甫,我们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是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他的诗也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基调,因为杜甫老先生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转衰,比其他诗人要更懂得国家的危情,所以他用他的诗来揭示国家问题,想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但他也有浪漫闲逸的一面,就比如这首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春意融融中,心情愉快,看花,看蝶,看莺也要比往常可爱得多。让我们一起欣赏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吧。
1.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2.江畔独步寻花的鉴赏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
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白癜风网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