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于193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的疾病,因而也被称作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出了乙脑病毒,并在解放后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最终将其重新命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夏秋季高发。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急起发病,伴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症患者病后可能留下后遗症。
以下是关于乙脑的详细小知识:
目录
如何判断是否乙脑
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乙脑的易感人群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乙脑疫苗的接种禁忌
一、如何判断是否乙脑
临床诊断乙脑主要依赖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确诊则需要依赖血清学和病源学检查。
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多见于7至9月,南方发病较早,北方稍迟。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急,伴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昏迷、抽搐、吞咽困难等。体征包括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检查、脑脊液检查、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等。
二、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虽然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和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且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
病因: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由乙脑病毒引起,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流行季节:流脑冬季开始,春节盛行;乙脑则多在夏季和初秋流行。
临床表现:乙脑病人无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休克少见。流脑病程较乙脑迅速,而乙脑病程约2周才进入恢复期,可能遗留神经、精神症状。
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大不同。
治疗:流脑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
乙脑的易感人群及其防治策略
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嗜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由于蚊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乙脑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的7、8、9三个月。这一疾病对于特定的人群尤为易感,尤其是那些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乙脑的易感人群主要是3岁至6岁的小儿。近年来,由于疾控部门为小儿普种乙脑疫苗,发病率已大幅下降。未接种的无免疫力幼儿、成年人以及老年人仍有感染风险。当人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仅产生隐性感染,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但仍有少数人在被叮咬后的10至15天内出现症状,可能面临严重的健康威胁。
乙脑的症状轻重不一,典型病例会出现突然发烧、恶心、呕吐、嗜睡、头痛等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导致高烧、抽搐、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等致命并发症。大部分病人在7至10天内恢复,但也有一些病人可能留下精神不正常、智力减退、失语、手脚僵直等后遗症。
早期诊治是防治乙脑的关键。在乙脑流行季节,对于出现高烧、头痛、嗜睡等症状的病人,尤其是伴有轻微精神症状的病患,应及时送医诊断。虽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及早的正确诊断和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对症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避免后遗症。
预防乙脑同样至关重要。主要措施包括防蚊灭蚊,因为蚊子既是乙脑的重要传播媒介,也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宿主。接种乙脑疫苗也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手段。6个月至10岁的儿童都应按计划免疫的要求接种乙脑疫苗。疫苗接种时间一般安排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至2个月。对于成人,如果来自非疫区且未接种疫苗,也应考虑接种。开展有关乙脑的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虫滋生地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家畜、家禽和鸟类均可感染乙脑病毒。在乙脑流行区,家畜的感染率极高,其中猪的感染率最高,可达100%。猪在感染后引发病毒血症,其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最多,持续时间长,对乙脑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在家畜圈里,这种蚊虫最多。当它们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特别是猪时,病毒进入蚊体内并快速繁殖。然后,当蚊子叮咬人时,病毒通过蚊子的唾液注入人体,导致感染。
乙脑疫苗的接种禁忌
在接种乙脑疫苗前,需要了解并遵守一些接种禁忌。虽然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脑,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种。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处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严重癫痫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妊娠前3个月孕妇以及发热、感冒者等七类人群不宜接种乙脑疫苗。
专家还提醒,应避免空腹接种,并在接种完毕后观察20分钟。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咨询专家意见,确保自己是否符合接种条件。关于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方面,对于已经感染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单纯接种乙肝疫苗并不能产生预防效果。存在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某些药物过敏等症状的人群,以及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不宜接种乙肝疫苗。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或注射过程不严谨可能导致肝炎或其他传染病的感染。
流脑疫苗方面,该疫苗并非人人适用。流脑病毒易感各年龄组人群,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热惊厥史、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过敏史以及正在发烧或处于疾病急性期的人群,不适宜接种流脑疫苗。
甲肝疫苗方面,所有年龄超过1周岁且对甲肝病毒易感的人群都应接种。在发热、急性病、进行性慢性病的情况下,应适当延迟接种。对于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发热、体温超过37.5℃、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过敏性体质和孕妇等人群则不宜接种。
对于新生儿来说,卡介苗的接种需要特别谨慎。虽然新生儿是主要的接种对象,但有些特殊情况的新生儿暂时不能接种。这包括有皮肤疾病、正在发热或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早产儿、难产儿、出生体重不足以及有严重先天畸形等。如果家中成人患有结核病,新生儿在接种前还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呈阳性则不能接种。疫苗接种关乎健康,我们必须重视并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