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心力衰竭,一种常见的医学难题,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类型。面对这一病症,首要任务是明确其类型,进而根据个体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其病因、诱因以及治疗原则。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与诱因
心力衰竭的根本问题在于心脏泵血功能的下降。这一问题的出现,源于多方面因素。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的障碍、心脏长期负荷过重以及心室充盈受限,都是主要的原因。
1. 心肌病变:各种病因如病毒、细菌、重金属中毒等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缺血、毒性物质、自由基、细胞因子等也可能导致心肌细胞过度凋亡。
2. 心脏负荷长期过重: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过重都会给心脏带来过大的负担。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可能导致射血阻抗增大,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则可能导致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
3. 心室充盈受限: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等心包疾病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除了这些基本病因,还有许多因素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如感染、心律失常、妊娠与分娩、临床治疗不当等。这些因素在心力衰竭基本病因的基础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慢性心衰的治疗策略已经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向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 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
2. 改善症状: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这一调整过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调整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3. 如何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密切监测药物反应至关重要。对于出现水钠潴留减退的患者,可逐渐减少利尿剂剂量或进行小剂量维持治疗。每日的体重变化是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可靠指标。在利尿剂治疗期间,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对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患者,出院后可考虑用替代。如出现反复的心衰症状,应停用,避免加重心衰。当患者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检测浓度或试探性停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剂量每1-2周增加一次,同时密切监测血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若血肌酐显著升高、出现高钾血症或有症状性低血压时,应停用 ACEI或ARB。
对于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且心率达到一定水平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若心率过低或伴有眩晕等症状时,应适当减量。
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和心率,并详细记录。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以便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当病情稳定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心力衰竭并发症的种类
心力衰竭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
1. 呼吸道感染: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可使用抗菌素治疗。
2. 血栓形成和栓塞: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能引起肺栓塞,表现为突发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巨大的肺动脉栓塞可能在数分钟内导致心原性休克和猝死。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易发生心房内血栓,可能导致脑、肾、四肢或肠系膜动脉栓塞。长期卧床病人应注意定期翻身、按摩肢体,预防血栓形成。
3. 心原性肝硬化:由于长期右心衰竭,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可能出现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增大和肝硬化等症状。经强心利尿等治疗后,若腹水仍不减退,可考虑穿刺适量放液。
4. 电解质紊乱:尤其在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后,最常见的是低血钾和失盐性低钠综合征。
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
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包括:
左心衰竭的症状: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在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称为端坐呼吸。咳嗽和咯血也是左心衰竭的常见症状。还可能表现为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严重脑缺氧时可能出现陈一斯氏呼吸、嗜睡、意识丧失、抽搐等。体征方面,心尖区可能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等。
右心衰竭的症状:
(二)颈静脉怒张:这是右心衰竭的一个显著标志。它的出现往往早于皮下水肿或肝肿大。你会发现舌下、手臂等浅表静脉异常充盈。当你压迫充血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三)水肿:在右心衰竭的早期,由于体内先有钠、水潴留,你会先感受到体重的增加。只有体液潴留达到五公斤以上时,才会出现水肿。心衰性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下肢。对于卧床的病人,腰、背及骶部等低垂部位的水肿尤为明显,呈现凹陷性。严重的情况,水肿会波及全身。你可能会发现,下肢的水肿在傍晚时分出现或加重,但经过一夜的休息后,水肿会有所减轻或消失。这是因为夜间休息时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能够有效泵出静脉回流的血液,减轻了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常伴随着夜间尿量的增加。
心力衰竭的饮食指南:为了有效缓解心力衰肾状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饮食事项。首先是限制脂肪摄入,尤其是对于肥胖者来说,因为脂肪产热量高且难以消化。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胃纳较差,所以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水分摄入也很重要。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每天的液体摄入量一般应控制在1000-1500毫升(夏季可适当增加)。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来说,更应严格控制水分摄入以防止稀释性低钠血症。调节钾的摄入是必要的。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现象。要注意钾的摄入量,避免缺钾引起的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