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发病以后要怎么办呢
众所周知,慢性肾炎是一个危害健康的疾病。患者的肾脏不再健康,而是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时,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水肿的症状和一些高血压的迹象。甚至可能进一步出现蛋白尿等现象。那么,面对慢性肾炎的困扰,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
目录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发病后该怎么办?
慢性肾炎的危害有哪些?
治疗肾炎时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肾炎患者在生活中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一、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慢性肾炎?
水肿是慢性肾炎最明显的症状。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水肿,尤其是眼眶周围、面部或双下肢踝部的水肿,那就需要警惕了。高血压也是慢性肾炎的一个常见症状。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血压持续升高,或者出现间歇性的高血压,那么可能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尿液异常也是慢性肾炎的一个重要信号,包括尿量变化和尿液性质的变化。
二、慢性肾炎发病后该怎么办?
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肾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当人体被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结合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的不同部位,造成病理损伤,形成不同类型的肾炎。面对慢性肾炎,我们需要从饮食、水分和抗凝疗法等方面进行治疗。饮食要以高质量蛋白为主,如蛋类、乳类、瘦肉等。水分的摄入要根据尿量、浮肿、高血压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心衰来综合判断。在急性期,以限制水分为宜,但不能过分。抗凝疗法也有助于缓解肾炎症状。
三、慢性肾炎的危害
慢性肾炎可能会带来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据统计,高血压在慢性肾炎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70%-80%。慢性肾炎还可能导致肾性贫血、免疫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从而引发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等。这些感染作为恶性刺激因素,常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使病情恶化。
四、治疗肾炎时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误区一:很多人认为激素能完全治愈肾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出现浑身无力、脸部浮肿、小便带血等症状。在治疗时,一些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激素(如环磷酰胺)等。虽然激素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肾炎。
误区二: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一些医生可能会将提升免疫力的药物和降低免疫力的药物(如环磷酰胺)混合使用,这可能会导致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
误区三:认为透析效果更好。实际上,透析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其效果并非一定优于其他治疗方法。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肾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尿毒症,一些患者和医生因对西药治疗效果的期待落空,转而寻求透析治疗。并非所有肾炎患者都适合透析,也并非每位患者都必须进行透析。透析并非万能,不同患者的症状差异大,发病原因各异,一些原本病情稳定的患者在透析后可能出现病情反复、并发症增多,甚至迅速恶化,这都可能与透析紧密相关。
误区四在于的误解。报道不断,让人误以为尿毒症就必须,许多肾炎患者和医生也持此观点。然而现实是,稀缺,配型成功的几率很小。一旦移植失败,患者将承受巨大痛苦,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为治疗带来更烦。
那么,肾炎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呢?
他们需要限制植物蛋白质的摄入。当患者出现少尿、水肿、高血压和氮质滞留时,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20-40克,以减轻肾脏负担,避免非蛋白氮在体内积存。尤其是植物蛋白质,含有大量膘吟碱,可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因此肾炎患者不宜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他们需要避免高脂食品。慢性肾炎患者常伴随高血压和贫血,动物脂肪对这两者都有不利影响。脂肪能加重动脉硬化和抑制造血功能,因此患者不宜过多摄入。但完全避免脂肪摄入也会使机体更加虚弱,因此可适当摄入植物油,每日约60克。
第三,他们需要限制液体量。当慢性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和水肿时,要控制液体的摄入。每日的摄入量应保持在1200~1500毫升,包括饮料及菜肴中的含水量800毫升。若水肿严重,则需更严格地控制水分摄入。在排尿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液体量的限制。
肾炎患者还需限制食盐、强烈调味品及含嘌呤高和含氮高的食物。水肿和血容量与钠盐关系密切,因此必须限制食盐摄入,给予低盐饮食。强烈调味品如胡椒、芥末、咖胆、辣椒等对肾功能不利,应忌用。含嘌呤高及含氮高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小萝卜、豆类、豆制品等也应少吃。
关于慢性肾炎,它是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的疾病,起病方式各异,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疾病的病理类型和病期不同,主要表现也各不相同,呈现多样化。预防慢性肾炎的根本方法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
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患者可以选择山东潍坊复能肾病医院、石家庄燕赵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肾脏病专科诊室以及宜城肾病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