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如若有肾损害,将受到4种“折磨”
高血压的威胁在于其病情的不稳定性,持续波动会加剧血管病变,导致多个脏器受损,并发症的出现更是治疗的难题。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一旦发现疾病的迹象,应尽早干预治疗,避免等到高血压性肾病出现,否则肾功能将大幅下降,患者将面临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1、身体浮肿
高血压的持续进展,对身体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很多人的肾脏周围血管受损,影响了肾脏的营养供应,最终导致肾脏功能下降。在这一进程中,高血压性肾病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身体浮肿。
通常情况下,当器官健康、功能正常时,身体可以正常代谢,保持良好的循环,内部环境稳定,不会出现水钠滞留的浮肿现象。如果高血压持续发展,肾脏功能未能积极提升,器官病变后水分排泄出现障碍,钠离子浓度过高,就会导致浮肿的特征。
2、蛋白尿的出现
高血压性肾病作为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在发病期间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其中之一就是排尿异常。如果经常排出带有泡沫的尿液,并且这些泡沫长时间不会消失,就需要警惕肾脏受损的可能性。
健康的肾脏排出的尿液基本不含蛋白质,但是高血压性肾病会导致肾小管的滤过功能受损,使得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一旦尿液成分发生改变,就可能出现难以消散的泡沫。
3、消化异常
肾脏作为机体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正常是维持消化系统健康状态的关键。持续的高血压不受控制可能会伤害肾脏,进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当肾脏保持健康时,身体代谢顺利,可以避免氨类物质的过量产生,从而保持消化系统健康。
部分人体内氨类物质产生过多,可能会引发肠道溃疡、炎症等问题,导致无法正常消化,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口降低等症状。这些特征与普通的消化系统疾病有所区别,需要注意判断是否肾脏受损。
4、少尿无尿
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还表现为排尿方面的异常。正常情况下,满足身体需求的水分经过循环和代谢后,白天排尿次数为四到六次,夜间少于两次。部分高血压患者却出现少尿、无尿的症状,这是因为高血压损害了肾脏,导致身体代谢无法正常进行,水分在身体内累积,不仅引发浮肿,还导致排尿量减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应立即寻求医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