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发病原因、机制及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严重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一旦察觉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
一、主动脉瓣狭窄概述
主动脉瓣狭窄主要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该病反复发作后导致主动脉瓣叶片交界处粘连、融合,并逐渐钙化,从而引发主动脉瓣狭窄和开放受限。单纯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较为罕见,常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二尖瓣病变同时发生,在男性中较为常见,约占风湿性瓣膜病的四分之一。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变化包括主动脉瓣环肿胀、交界处融合粘连、瓣尖游离边缘收缩僵硬以及瓣叶表面钙化结节等。这些变化往往导致狭窄和反流,同时伴随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病变。从血流动力学角度看,主动脉瓣狭窄可分为三个阶段:左心室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严重症状期。
三、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
1. 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在男性中更为常见,多伴有关闭不全和(或)二尖瓣病变。在左心室代偿期,轻度或中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可能多年无症状。一旦进入左心室失代偿期,主动脉瓣狭窄的严重症状包括心绞痛、晕厥和心力衰竭等。
2. 体征
在左心室代偿期,体征包括心尖向左下移动以及心尖区可扪及缓慢的抬举性冲动和主动脉瓣区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等。
四、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1. 心绞痛:可能是由于心肌肥厚引起的需氧量增加和冠状动脉流量相对减少,导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据统计,无论是否存在心绞痛,约50%的40岁以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冠心病。
2. 晕厥: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心绞痛相同,即当心肌氧需求增加时,心肌氧供应减少。劳动性晕厥和直立性晕厥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可能引发晕厥。
3. 左心衰竭:从早期的劳动呼吸困难发展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早期心力衰竭可能与左心舒张功能障碍有关,而晚期则与收缩功能障碍有关。预计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心衰患者的寿命通常不超过两年。
4. 心性猝死:可能与主动脉瓣狭窄、反复心绞痛或晕厥有关。猝死的主要原因与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有关。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关于主动脉瓣狭窄,其病症特点鲜明,具体描述如下:
从心脏浊音界线的变化来看,其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在此基础上,主动脉瓣狭窄的听诊特点更是一大关键。
在主动脉瓣区,我们能听到响亮、粗糙且高音调、长时间存在的吹风样喷射收缩杂音。这主要是因为收缩血流通过狭窄的瓣膜时,在主动脉产生的涡流引起的。这种杂音在S后呈现,随着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加剧,其噪音会变得更加响亮,持续时间也相应增长。菱形高峰会向后移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主动脉瓣狭窄伴随心功能不全或心动过速严重时,噪音会变得柔和。
当主动脉瓣出现轻度至中度狭窄时,在主动脉瓣区或其第二听诊区,可以听到早期收缩喷射声。S之后,有一个短而响亮的额外声音。这是由主动脉瓣的突然开放使高速血流冲击狭窄的主动脉瓣导致的振动所产生的。这种情况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中更为常见。
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例如,主动脉瓣区S会减弱并出现逆分裂。当左心室肥厚并加强收缩时,可以听到心尖区的S。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还可能伴有轻微的反流,因此在胸骨左缘的三、四肋间可以听到轻微的舒张早期泼水杂音。血管体征表现为脉搏虚弱缓慢、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正常以及脉压差降低。
进入左心室失代偿期后,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左心室扩大,可能会产生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而当左心功能不全时,心尖区则可以听到S奔马律。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症包括其浊音界的变化、听诊特点以及失代偿期的表现。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详细检查与诊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病情得到准确判断和治疗,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