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的果实
桑树的果实,通称桑葚,也叫桑果、桑椹或桑枣,是桑科植物的珍贵聚合果。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它的魅力所在。
一、形态之美
桑葚的形态独特,呈椭圆形或长筒形,其表皮柔软且色泽艳丽,紫黑色、红色或乳白色的果实让人爱不释手。不同品种的桑葚,形态差异显著。比如台湾长果桑,其长度可达惊人的18厘米,让人惊叹不已。而普通品种的果长通常在3-5厘米之间。这些果实是肉质聚合果,成熟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经过人工栽培或自然授粉后,果穗干燥后可药用或食用。
二、营养与功效
桑葚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铁、锌等矿物质,以及花青素和膳食纤维。其中,台湾长果桑等特殊品种含糖量高达13%-15%,甜而不腻,营养价值极高。桑葚具有补益作用,能补肾养血、润肺止咳、乌发明目。它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血糖等调节功能。膳食纤维丰富,有助于润肠通便,但腹泻者需慎用。
三、品种繁多
桑葚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台湾长果桑,果长可达18厘米,紫黑色,甜度高,适合鲜食;红果2号,酸甜多汁,适合加工;白玉王,乳白色果皮,无酸味,含糖量高,适合鲜食或酿酒;大什果桑,果大无籽,酸甜可口,适合制酱或鲜食。
四、食用与注意事项
桑葚的食用方式多样,可以直接鲜食,也可以制成果汁、果酒、凉糕等。成熟的桑葚酸甜多汁,口感极佳。而未成熟时则可能酸涩。在食用过程中,需注意一些禁忌。孕妇和胃肠功能弱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腹泻。部分酸度较高的品种如陕8632更适合加工而非鲜食。
五、文化意义
桑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它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的记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与桑葚相关的故事,如“拾椹异器”等孝道故事,体现了桑葚深厚的文化价值。
桑葚是一种形态独特、营养丰富、品种繁多、食用方式多样且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果实。无论是鲜食还是加工,都能让人体验到它的美味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