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以内加减法「7以内加减法题」
这是一篇重新分享的旧文,带着新的视角和话题再次与大家聊聊计算。时光荏苒,今天再次整理旧文,重新分享给大家关于计算的话题。
众所周知,计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孩子们学习的重点。家长们纷纷表示关心孩子在计算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如退位减法总是出错、口算速度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这些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孩子们的计算学习之路。从一年级的10以内加减,到表内乘除、四则运算、单位换算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对于孩子来说,计算题如同攀登一座座山峰,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
对于家长来说,面对孩子在计算上遇到的困难,心态尤为重要。请不要用“我当年一学就会”来要求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医生也说过,人有选择性记忆,我们可能忘记了当年自己学习时的艰难过程。请家长们理解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
在计算学习中,有几个难点是孩子容易卡壳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这些难点,帮助他们逐步攻克。例如,退位减法是许多孩子容易出错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耐心引导,多加练习,孩子一定能逐渐掌握。
每天做多少道计算题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其实,这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练习量。
面对数字世界,你是否觉得6至10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如同闯关游戏?每一关都需要智勇双全,才能顺利通关。例如,尝试解开谜题5+4、9-3或是挑战更高难度的9+7、13-7。这些加减法的互逆运算,如同数字间的舞蹈,需要灵活掌握。
更令人振奋的是,百位连续退位减法,像是113-69这样的挑战,考验着我们的计算能力。除法运算如12÷3,是解开数字锁的关键。乘除法的互逆,例如寻找那个神秘的数,它除以3等于4,引人深思。
两位数乘以1位数的竖式计算、多位数除以1位数的竖式计算等,如同数字间的魔法,让我们在数字的海洋中遨游。看似简单的计算,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数学功底。
这些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可能会成为一道道难题。怎么办?无需担忧,如同隔壁老王家的二傻子,没有学不会的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是时间问题,今天没搞定,最近没搞定,慢慢来,别急。因为着急无法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逐渐攻克每一个数学难关。
那么,如何逐步练习计算能力呢?每一个步骤需要练习多久?每天应该练习多长时间?别担心,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详细的攻略。计算能力就像是学习语文时的“生字”,一二年级时需要老师的引导,但后面就可以靠自己去努力练习了。按照正确的顺序,一步步练起来,你的数学能力一定会逐渐提升。
关于练习的时间,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数感很好,很快就能练得又对又快。而有的孩子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不必要求每个孩子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相同的水平。只要孩子努力练习,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学校老师对于计算速度的要求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例如,5分钟完成50道题,或者1分钟完成10道题。对于10以内的计算,我们可以延长练习的时间,因为这是一个基础中的基础。从简单的实物计数开始,如10个实物中的差异,到脱口而出答案的熟练程度,我们需要孩子对这个范围内的计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而对于20以内的进退位计算,虽然不必过于苛求,但也需要细水长流地练习。因为很多孩子在口算时,会卡在20以内的进退位计算上。例如,计算335-18时,15-8的结果可能会让他们卡顿。我们需要孩子对10以内和20以内的计算达到熟练甚至成人的水平。
时常进行口算练习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方式,尤其是针对像淘淘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放慢速度,放低要求,交替前进。这样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还能让孩子在高一档的难度下更深入地理解第一档的内容。比如在处理加减法时,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掌握诸如“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步骤。
有时候孩子们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让家长们感到困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冷静下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孩子犯错并不意味着他们马虎或者粗心大意。实际上,他们可能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困惑或理解上的偏差。我们需要耐心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在一个关于铅笔和钢笔价格比较的题目中,孩子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如何比较两者的价格差异。对此,我们可以尝试让他们重新审题,解释题目中的关键点,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错误时,追问和讲解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自己解释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他们困惑的地方。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对乘法竖式和加法竖式之间的区别感到困惑。他们可能会误以为乘法竖式应该和加法竖式一样处理进位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尝试用更直观的方式解释这个问题,比如使用动画或者实物演示来帮助孩子理解乘法竖式与加法竖式的不同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突破学习中的瓶颈,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通过对比练习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让他们比较不同品牌的铅笔和钢笔的价格差异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如何计算价格差异并解决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保持耐心和鼓励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总的来说通过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讲解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突破学习中的困难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时我们需要聆听那些不同的声音,给予他人表达意见的机会。当面临困惑和挫折时,不妨“让他讲,让他讲,让他讲”。是的,暂时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许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因为有时候,放过自己,才是找到答案的正确途径。
关于口算练习册的选择,相信这是许多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关注点。我们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口算练习册,如53口算、小状元口算、新加坡数学等,还有小猿口算APP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对于常规练习,公文数学和小猿口算无疑是优秀的选择。它们以严格的难度进阶和单一的主题题型为特色,帮助孩子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它们还提供了计时功能,方便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练习进行监督和评估。
而对于需要接触多种题型的孩子们,53口算大通关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包含了逆向运算、连续运算等多种题型,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
近期我常用的是“小猿口算”APP。这个APP方便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到任何一课或一册进行练习,既可以打印出来让孩子们在纸上作答,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行口算练习。这对于忙碌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便捷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口算练习册或APP,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计算能力。流产网希望本次分享能为大家提供帮助,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