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保卫黄河》教案(保卫黄河音乐课教学设计)

生活常识 2025-04-12 10:12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他以歌声对抗日本,用音乐为抗战呐喊,成为时代的呐喊者。

冼星海秉持着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理念,实践了毛泽东对鲁迅艺术学院的要求,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经验、有技巧的艺术工作者。他对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充满热情,延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他忙碌的足迹。他不仅拥有西洋音乐的扎实基础,更热爱中国民间音乐,热心搜集陕北民歌,认为这些民歌是发展中国新兴音乐的重要宝藏。

冼星海坚信,只有运用人民熟悉的音乐语言,作品才能被人民接受。他深入挖掘民族音乐语言,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深受大众喜爱。

在创作《黄河大合唱》时,冼星海充分汲取黄河的壮观景象与渡河的惊险场面的描述,学唱黄河船夫的号子,以表达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那激昂的吼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轰动了延安,传遍了中国。

冼星海的创作动机源于他对祖国、人民、民族的深沉热爱,这种情感也体现在他作品的审美情感和观念中。他亲身感受到祖国的危亡、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用歌声唤醒被侵略、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为他们争取独立、解放和自由。

冼星海始终强调音乐的普遍性,结合音乐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群众性,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在抗战期间,他坚持创作大量抗战歌曲,增强抗战情绪。

1940年,受中央委托,冼星海前往莫斯科完成纪录片配乐工作,后在蒙古和苏联的五年间,尽管疾病缠身和战时生活艰苦,他仍坚持创作,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等作品。他在运用交响音乐形式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革命斗争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

在病榻上,冼星海完成了一部深切思念故土的作品《中国狂想曲》,后病逝他乡。他对母亲曾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是耻辱的,他们正为保卫祖国而努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冼星海仍然心系祖国。

正如舞剧《冼星海》总导演肖向荣所言,冼星海的一生虽然漂泊,但他的使命、信仰、对祖国的忠诚却令人动容。他在无尽的磨难中,从未放弃深沉的爱、理想与信念,用一生的心血浇灌出为人民的不朽音乐。

作者:郑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以上内容是关于冼星海的生平介绍及其音乐创作的分享。更多关于小学六年级音乐《保卫黄河》的教案请持续关注本站。

上一篇:郁可唯的茶汤如何诠释生活禅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