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电竞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电竞专业
在6月18日下午一点半,尹梓丰打开了腾讯会议,与班上的30位同学一同进入了一堂特殊的课程游戏产业与游戏文化。这节课特别之处在与邀请到了索尼中国的高管进行授课,而这标志着他们大三学期的所有课程即将走向尾声。
与此远在河北的洪天阔也在他的电脑屏幕上看到了同样的会议页面。作为即将本科毕业的系里学生代表,他肩负责任,要为同学们处理毕业相关的各种问题。虽然毕业季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使得毕业仪式只能在线上进行,但洪天阔依然忙碌于帮助同学们提交材料、筹备毕业展出等事务。
两人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分别属于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专业2018级和2019级的学生。他们所学习的专业,简称“电竞”专业,虽然开设仅五年,却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每到招生季和毕业季,这个话题总能引发广泛的讨论。大众对于这个专业有着诸多疑问: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上课都学什么?未来就业前景如何?洪天阔和尹梓丰作为该专业的学长学姐,分享了他们的报考、学习以及实习经历,站在风暴的中心,他们有很多话想说。
说起报考经历,洪天阔并不是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报考这个专业的。回溯到2017年的夏天,步入了高三的洪天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走艺考这条路。在艺考机构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专业。他考虑这个专业的两点原因:一是对电竞行业的了解以及平时的游戏爱好;二是他认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竞争可能相对不那么激烈。
半年后的文化课考试并未给洪天阔拖后腿,他以超出河北省理科一本线17分的成绩顺利进入了中传。而来自湖南的尹梓丰,在2019年高考中也取得了603分的优异成绩。凭借这个分数,他完全有机会进入更顶尖的学校和更热门的专业,但他因为对传媒艺术和电竞游戏的热爱,依然选择了中传的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专业。
作为国首个电竞相关本科专业,中传的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专业在社交媒体上一直备受关注。尹梓丰时常会在网上看到关于这个专业的讨论,有时他也会参与进去,分享自己的见解。很多高中生和学生家长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咨询关于专业报考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尹梓丰通常会告诉他们,高考文化课的成绩至少要超过省一本线,同时还要考虑是否真的热爱这个行业。而对于洪天阔来说,他时常需要面对一些离谱的问题和偏见,例如“孩子整天只想打游戏,是不是应该考你们专业”。这时,他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解释这个专业并非只是游戏打得好就能学好的。
在学习方面,尹梓丰表示大一大二时最深的感受就是公共课很多。学校为每位新生准备了一本“通关秘籍”,详细解释了学分的要求和后果。专业课则包括限选课、公选课、核心课等多个类别。因为是新开设的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为了在大三大四留出更多时间实习和做毕业设计,尹梓丰选择在前两年尽可能多选课程。最忙的时候,他甚至一周六天都是满课。
该专业的学习旨在培养我们对游戏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深入理解,从而成为综合性人才。师哥洪天阔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策划人员的角色举足轻重。作为策划人员,我们不能凭空提出想法,必须深入了解程序与美术知识。为此,学校经常邀请游戏和电竞行业的专家来为我们授课,让我们深入了解行业的动态和知识。
除了理论课程,学校还注重我们的实践体验。每年都会安排我们去大型游戏公司参观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游戏行业的实际操作。而且,该专业的课程结课方式独特,不像传统学科以试卷形式进行,而是更加注重作品创作。我们有机会用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时间,创作出一个完整的游戏或电竞相关作品。
洪天阔师兄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实践,他的经历丰富多样。他曾进入电竞文化传媒公司工作,帮助俱乐部拍摄制作短视频。他还参与过FPX电子竞技俱乐部的校园推广,为队伍组织赛时的线下活动和线上应援。他还与同学共同制作了一款RPG游戏并成功上架Steam。他对游戏创作的热情令人钦佩。
与洪天阔不同,尹梓丰更偏向电竞方向。他参与了多届电竞比赛,并在北京(国际)大学生电竞节的策划和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关注电竞比赛的各个方面,包括赛事导播视角、广告植入等细节。他还对电竞周边的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关注新技术在电竞文化中的运用以及电竞衍生产品的开发。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课程全部转为线上进行。洪天阔师兄为了高效完成毕业设计,独自返回学校。他的毕业设计是一款剧情向的解谜类游戏,整个创作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的5名同学组成。他们跨专业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个作品。在即将来临的毕业季展会上,他们的毕业设计作品将展示给大众。
展望未来,我们对这个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我们相信,随着游戏和电竞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将有更多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游戏和电竞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被许多人称之为“最难就业季”的特殊年份,全国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毕业生人数和增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而疫情的冲击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洪天阔是其中的一员,他保研至本校的广播电视(动漫创作与数字创意设计方向)专业,暂时还没有感受到就业的压力。然而在与身边同学的交流中,他意识到这股压力并非只是自己的想象。班里16名同学中,选择工作和考研的比例大致为1比1。许多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也因此将希望寄托在提升学历上。
同样面临着压力的尹梓丰,虽然还有一年的缓冲时间才毕业,但他却感到迷茫和焦虑。与已经有所决断的洪天阔不同,尹梓丰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疑惑。他曾在一堂特殊的课上寻找答案。
这是一节名为“游戏产业与游戏文化”的课,授课老师是系主任张兆弓。课堂上,张老师请到了来自索尼中国的高管以及游戏和电竞行业的从业者作为嘉宾。尹梓丰在这堂课上分享了他对未来的困惑。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嘉宾们表示在同样的年纪时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受,并给了他许多宝贵的建议。
虽然这节每周一次的课只上了一个月,但尹梓丰收获颇丰。他意识到,人生中的迷茫和困惑并非只有他自己会经历,甚至那些看起来很优秀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时刻。他开始明白,做好当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在这堂特殊的课堂上,尹梓丰不仅找到了解答疑惑的途径,也疏解了自己的压力。他开始明白,人生并非一成不变,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刻。而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面对这些困惑和压力,从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做好当下的事情,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新京报记者赵雪报道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展示了一群年轻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迷茫和焦虑,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鼓励。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