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菲律宾宣布菲中海警热线已失效
一、事件背景
中菲海警热线的设立源自两国间的谅解备忘录,这一机制在2017年正式启用,其背后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条热线源于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期间的一项重要协议,旨在通过直接沟通减少海上摩擦。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这一机制在缓和南海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杜特尔特曾公开承认“南海仲裁案”为废纸,并通过热线等机制与中国保持对话,这一举措有效地避免了冲突的升级。最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宣布停用这条热线,他们声称在过去6年里,热线并未产生“积极效果”,未给菲方提供足够的“对话机会”。特别是在涉及中方拦截菲船只的事件中,热线似乎并未发挥作用。2023年1月,菲总统小马科斯访华期间未续签相关谅解备忘录,导致热线协议失效。
二、当前影响
中菲海警热线的停用对当前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举措限制了双方的沟通渠道。目前,中菲之间仅剩外交部层面的直接沟通机制,而海警等一线部门的热线关闭可能增加误判的风险。例如,在最近的仁爱礁冲突中,菲方声称曾尝试联系中方但未得到回应。
小马科斯对华政策表现出一种强硬的倾向。这不仅体现在联合美、澳等国在南海周边举行军事演习,还公开将台海冲突列为“重大关切”。菲军方高层甚至发出“不惜一战”的言论,试图将矛盾升级的责任推给中方。这些举措对当前南海局势的紧张程度产生了影响。热线的失效与菲律宾近期频繁的挑战行为叠加在一起,导致双方在争议海域的对峙频率和强度都有所上升。菲方试图通过停用热线塑造一种“受害者”形象,为外部势力的介入提供借口。
三、争议焦点
关于中菲海警热线停用的问题存在两大争议焦点。首先是关于热线是否“无效”。菲方声称热线并未发挥作用,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热线的存在本身就是两国关系稳定的象征。在杜特尔特时期,中菲之间未发生重大摩擦,这说明热线的存在确实有助于危机管控。其次是对菲方动机的争议。有人认为菲方停用热线是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举措旨在制造南海紧张局势并为美菲军事合作铺路。例如停用热线后菲方迅速与美澳启动联合军演引发了外界的这种猜测。
四、未来风险
如果一线执法部门缺乏直接沟通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因信息传递延迟而升级为冲突。此外菲律宾持续强化与域外国家的军事联动可能进一步激化南海地缘竞争破坏地区稳定。当前菲方立场与杜特尔特时期的中立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其政策转向背后既有国内政治博弈也受美国施压的影响。中方已经多次强调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如果菲方继续挑衅南海局势可能难以降温。因此未来中菲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双方能否通过对话和合作找到解决分歧的途径同时也需要警惕地区稳定受到破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