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回应考研成绩复核后少30分
事件背景重现
2022年2月,一场关于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成绩的争议如波澜般扩散。多名考生反馈,他们的考研成绩经过复核后出现了异常的降分情况。例如,刘同学,这位报考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初试成绩超过国家线高达370多分,但令人震惊的是,经过复核后,他的专业课成绩竟然减少了30多分,导致他的总分未能达到国家线。更有考生反映,某专业课成绩与前一年相比骤降超过100分。部分考生甚至在没有主动申请复核的情况下,接到了校方通知,分数已被修改。
校方初回应与调查处理
面对这一连串的质疑,学校最初只是表示“正在研究处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直到2月25日,校方终于公布调查结果,声称是因为“素描试卷编号与考生号匹配错位”,导致了成绩录入的错误,并已对此进行了更正。
这一解释并未完全平息争议。300多名考生对成绩异常表示质疑,他们怀疑存在所谓的“压分”行为即压低一志愿考生的分数以便接收调剂生。考生们纷纷要求校方公开评分标准并重新阅卷。
争议焦点
这场争议的核心不仅仅是成绩录入的失误,更深入地涉及到多个焦点问题。考生们对绘画类科目成绩录入流程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作品答卷不存在“判错分”的可能,因此怀疑操作失误的解释是否真实。考生们也提出了对“压分”行为的质疑,他们推测学校可能通过压分来控制一志愿上线人数,为调剂预留名额。这一事件还涉及到了多个专业,部分考生的分数骤降使他们失去了调剂资格。
后续进展及反思
截至事件通报的2022年为止,校方并未进一步公开调查细节或责任认定。而到了2025年2月,类似的事件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校方表示“正在调查处理”,但具体的进展仍然未向公众披露。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考研成绩复核机制存在的漏洞,更重要的是引发了考生们对于考试公平性的担忧。学校虽然承认了操作上的失误,但争议并未因此而完全平息。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后续必须加强对成绩复核流程的透明度及规范性的严格监管。也期望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回应考生的关切,共同维护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