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民生中国梦”的蓝图与路径
这份由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报告课题组精心编制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民生中国梦”的核心理念及其在中国民生发展中的多维目标与实践路径。让我们深入了解其核心内容:
一、核心理念与目标
报告首次提出“民生中国梦”的框架,将中国梦细化为三个层次:个人层面的民生梦、国家层面的富强振兴梦以及全球层面的和平发展梦。围绕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养老、住房、生态、安全这七大领域,报告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路径与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标,报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努力方向:构建中国精神以凝聚共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夯实经济基础,以及完善制度保障。报告采用“中国民生发展指数2.0版”作为评估工具,该指数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45个二级指标,全面覆盖民生发展的各个维度。
三、详细的区域与城市排名
报告中的省份与城市的排名引人注目。北京在省份排名中位列首位,而贵州则位居末位;在广州与银川的城市排名中,广州以卓越的表现位居35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的首位,而银川则垫底。这些排名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民生发展状况参考。
四、版本与出版信息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由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及管理研究院编写,唐任伍主编,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ISBN 978-7-303-18012-7。全书共384页,包含理论分析、数据测算及政策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同期推出了由谢宇等著的同名著作,该书侧重于社会学视角的民生研究。
五、深远的社会影响
这份报告发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其提出的“民生中国梦”概念被纳入后续的政策研讨,成为衡量我国民生发展的重要参考框架。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而且为我们民生发展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总结,《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是一份深入、全面的研究报告,它不仅分析了我国民生发展的现状,而且提出了前瞻性的观点和建议。它值得我们深入研读,以更好地理解“民生中国梦”的核心理念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