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的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专业市场)

生活常识 2023-04-16 12:34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什么叫自贸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大有可为

《 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发布,为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要素能够自由地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于以开放为基调的自贸试验区来说,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更是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关键。从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容,目前,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差异化发展态势,以制度性开放引领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加速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态势构成了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指引下,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可着眼于以下几点

之一,要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能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托的是统一、高效的全国市场,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只有这样,国内大循环才能具备与国际循环互促并进的实力,成为“双循环”的坚实基础。作为保税区升级版的自贸试验区,其基本特质是“境内关外”,即地处一国境内,但在海关监管上适用特殊的监管模式。“境内关外”的特质也构成了自贸试验区打造“双循环”纽带的基础。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下,自贸试验区要进一步强化“双循环”纽带和节点的作用,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有效地对接。近年来,自贸试验区在联通国内国际市场、培育内外贸一体化市场主体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来说,该项试点举措鼓励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业务,解决了综保区内企业长期与国内市场割裂的问题。综保区、保税区设立的初衷是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区内企业不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区内企业产生了与国内市场联通的需求。由于不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不能参与国内环节的税收抵扣,因而出现税负区内区外“倒挂”的现象。2019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开始在综保区推广,将区内企业纳入国内增值税抵扣环节,促进区内企业走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子。随着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实现了有效联通,要素流动的壁垒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明显增强。再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目前,该政策已在洋浦保税港区落地。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充分体现了海南自贸港作为开放程度更高的自贸区域的政策力度,也为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有效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了高水平参照。

第二,要进一步强化自贸试验区整合国内大市场的实力。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最重要的资本。尽管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把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红利,亟须打破各类低水平封闭小循环,创造要素自由高效流动的市场共同体。目前,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由于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的内在基因,国内要素在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引领下得到了更充分、更高效的配置,区域间横向联系不断增强,也对全球要素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以规则和标准的引领来说,自贸试验区对标全球高水平经贸规则,通过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以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模板进一步整合国内市场。在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的过程中,自贸试验区持续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压力测试成果不断涌现,对国内市场规则和标准建设的示范效应也不断增强。例如,负面清单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负面清单制度自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时引入国内,对国内市场准入体系的构建和 与市场关系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负面清单制度限制了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提升了全国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容量和空间,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贸试验区不仅在无形的规则和标准方面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形的基础设施和物流联通方面,自贸试验区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近年来多地自贸试验区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特别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这种以海、空、铁无缝衔接、精准匹配和全程一次性贯通为特征的运输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为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打开了新空间。在西部内陆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串联起多个西部省份,通过多式联运创新了通道运行组织模式,是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升广大内陆地区物流通道整体运行效率的集中体现。作为在物流体系现代化和运输方式多元化背景下产生的物流方式的变革,多式联运“一单制”也是要素在更大空间实现灵活高效配置的内在要求,有效提升了要素在国内国际市场的通达性。多式联运“一单制”不是多种独立运输方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流程重塑,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是要素从单环节流动向全链条、生态化流转的重要转变。为更大化发挥多式联运“一单制”的作用,要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在各区域、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度,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规定,在此基础上谋求国际上的多式联运经贸规则话语权。

第三,要进一步释放自贸试验区激活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潜力。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保持市场活力的关键所在。市场主体为市场经济注入强劲而持久的活力,而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又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这些机会有些是现实的,有些是潜在的,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予以转化。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重组要素资源、拓展市场空间、激发主体活力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显现了超强的韧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抓手。自贸试验区作为前沿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纷纷发力数字经济,浙江、北京等自贸区明确提出“数字自贸区”发展定位,数字化理念贯穿产业发展、贸易模式和监管方式等方方面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使自贸区与腹地关系更为密切,市场主体在数字经济的总体引领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以跨境电商来说,作为更具代表性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不仅重塑了对外贸易流程和模式,更让众多中小企业的产品获得了走出国门的机会,与大企业一样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自贸试验区具有发展跨境电商的天然优势,如便捷通关、保税存储、跨境结算等,许多自贸试验区还在积极推进海外仓建设,为更多的国内产品批量化、规模化“出海”保驾护航。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关键生产要素,以离岸贸易的发展为例,近年来新型离岸贸易在上海、浙江和海南等地加快发展,但离岸贸易行为的真实性判断成为制约离岸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破解离岸贸易货物流、订单流和资金流“三流”分离的难题,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通”平台在外高桥设立,通过引入境外的海关报关数据、国际海运数据和港口装卸数据,支持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由于数据具有共享性和辐射性,“离岸通”平台在不断壮大数据接入规模的基础上,有望将服务范围扩展至长三角和全国,使全国范围内有离岸贸易发展需求的企业都能享受该平台的数据服务。目前,“离岸通”平台已经接入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有力提升了临港新片区的离岸贸易发展水平。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作者为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自贸区研究室主任。

来源作者伋晓光

自贸试验区专业市场 自贸试验区有几个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