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进入翰林院了吗(李白进入翰林院的工作是什么)
翰林院编修是什么官 喷空李白为何不愿当翰林学士?翰林院是干啥的?
“翰林院”中的“翰、林”二字最早见于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长杨是个地名,朝廷在陕西的行宫或狩猎场。《长杨赋》中说 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这时候的翰林是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人或闲官。可能是皇帝的临时随从或专业陪侍工作人员。 后来主流的解释“翰林”,即指“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
喷空什么是文翰?
文指文字、文章,泛指才华、文采。
翰一看字型带羽毛,原指羽毛,后借指毛笔、文字、书信。
文翰,文章或公文书信。也指优秀的才子。
文翰如林,也说文翰之林,好文章才子的专门部门,文章林苑,才子的微信群、小社区。收集收拢才子在一起。
最早的翰林有点“诸子百家”模样,下棋下的好的,算卦算的好的,反正皇帝喜欢的,都可以加入翰林里,就是皇帝的临时陪玩或顾问圈。唐朝安史之乱之后,才逐渐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实权。
翰林自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被正式设立官方固定机构,直至跟随清王朝的灭亡而被废止,这一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传统以及中原封建 特色的中央机构(即翰林院)在历史上共延续了一千一百余年。从最初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组织,最终演变成了一个重举足轻重的封建统治机制。
“翰林院”于唐朝时期初设时只是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机构,所谓“杂留并处”,从字面意思上也可略知一二。
,就职责来说,唐朝时期的“翰林学士”主要是负责草拟机密诏制这一较为单一的任务,且这一时期成功入值“翰林院”的官员基本无特定的品秩,说白了,你是以何种身份进来的便是何等品秩,即保留原品秩不便,不愁吃喝 工资不低而已,仅在此基础上外加个“翰林学士”(亦称作“学士”)的荣誉称号。
李白当过唐朝的翰林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御用诗人,随时“待招”的文字顾问,荣誉挺高,头衔官职不高,临时文字秘书之一,顾得着了问,顾不着了不问的“顾问”,养着你备用。所以我们看,李白刚开始很高兴也很荣耀,时间长了自己都辞官了,不符合他的大志向和性格。
李白辞职翰林学士,是处于翰林发展的初级阶段。那时候的翰林学士地位更多是荣誉性质的,是皇帝的闲散陪同。天宝元年(742年),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的诗作。唐玄宗看了之后,也认为李白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让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只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他有很大的梦想,感觉自己是丞相的角色和抱负,但也有很大的弱点(文章才华和治国理政是两码事),是翰林初级发展阶段,是个尴尬的荣誉位置,性格使然和心理有落差,不合官场氛围。
唐朝时期在“翰林学士”的人选上存在诸多荒唐之处,入值“翰林院”的人不一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值“翰林院”。这就是史料中说的“翰林初置,杂留并处”,综合备份顾问陪侍团。后来逐渐精致化,专业化,文化精英化。
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都当过翰林。明清的翰林地位远高于唐,基本算是高级官员,中枢大官的台阶必选。
(清朝的翰林 是学霸和荣耀的存在,也是文人的更高梦想)
所以,当翰林就当明清的翰林。进士不一定是翰林,翰林一定是牛逼的进士(特殊提拔或任命的除外)。
到了清代时期,由于“翰林院”已经过了前几个朝代的精心“打磨”,相较于唐朝时期,清代的“翰林院”在规格、职责以及人员选定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提升和完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翰林院”比作是一家上市企业的话,那么唐朝统治者便是该企业的最初创始人,而明清统治者则是将该企业真正发扬光大并成功上市的终极“奠基人”。
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关外民族突然统治了辽阔的中华大地,清朝开始重视翰林这个选拔人才和缓和民族矛盾的机构。这一年,清朝的“翰林院”被正式设立,还多用 ,给了 晋升地位,方便社会和谐。具体史料记载如下
(翰林院)定掌院学士为专官,置汉员一人,兼礼部侍郎衔。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侍读、侍讲各二人,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五定员。典簿二人,孔目一人,俱 为之。(各官品秩则)晋学士秩正三品,侍读、侍讲学士正四品,侍读、侍讲正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裁博士、侍书、侍诏。——《清史稿》、《词林典故》
翰林院要给皇帝讲课,或者给太子、王爷进行教育,没学问是不行的。翰林院要主持科举考试,没有德行是不够的。所以,在清朝的时候,从这一职位上,也出现了很多后来位居中枢的大臣。清朝的翰林比明朝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朝时期,普通人想要入值“翰林院”的途径不外乎三种,分别为科举、特批(荐擢、特恩及特种考试等)以及清朝末期的“洋翰林”(特殊顾问),在这三种途径当中数“科举”最为常见也是主要数量的存在途径。
参加科举考试无疑是大多数普通人入值“翰林院”的更佳门径,亦是最简单的方式。 想要获取入值“翰林院”的资格必须得参加“会试”,这一阶段应考者为各省中举的举人,通过会试后应试者还需立即参加一场复试,从复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方可真正有机会参与“殿试”。所谓“殿试”(亦称“御试”),便是由皇帝亲自监考,考场一般定在紫禁城的保和殿,由于规格最为特殊、严谨,这一轮考试也是整套科举制度中更高级别的一段。通常来讲,有幸参加殿试的考生离朝廷赐爵授禄也就是差层窗户纸了。
,尽管这些参加“殿试”的人员能力十分超群,但与成为一名真正的“翰林”还是有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殿试”的最终结果一般会划分为三甲,而在这其中只有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可在“殿试”揭晓后直接授予入值“翰林院”的资格,分别为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职位、榜眼和探花均授予翰林院编修职位。,“殿试”二甲的之一名和朝考之一名也可入“翰林院”任职,除此以外,二甲、三甲的考生则由统治者结合朝考成绩、殿试和复试的名次酌情选择,有幸被选中的人员则可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内学习,一般一次也就三十多人,算是预备翰林。
所以,翰林在古代多数时候,是个闪亮的文化存在。从唐朝的荣誉性临时顾问地位 到 宋朝的人才地位、明清的牛人地位、实权职位毕竟之路径,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明珠存在。现在没有了翰林,那些985、211的高级研究生、博士,也算不上翰林,如果真要对比的话,国务院参事、国家领导人秘书团、专业院士算是比较接近翰林的了。关注喷空,一起喷空。喷空,河南方言,闲聊的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
李白进入翰林院的工作是什么 李白在翰林院创作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