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雅扇(文房扇形)
默默谈文房—–送别人扇子是什么意思 默默谈文房-----浅谈中国扇与武
浅谈中国扇与武
说到宫扇,便想到班婕妤的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谜语,稍加思索,不难猜出它谜底是扇子。
提到扇子,我们总会想到它在炎炎夏日,驱酷暑送清风的功劳。
我国扇子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可以扇风纳凉之外,还和扇子雅致精巧和扇面的书画艺术分不开。
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小小的扇子除日用外,还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蔚成独具中国扇风格的奇观,是民族传统文物中的艺术瑰宝。
羽扇
晋人的《古今注》中记载“舜广开视听,求贤人自辅,作五明?。”明人也有“舜始造扇”的记载,说明舜帝时就已经有扇子了。在商周时代,人们用雄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并出现了长柄的“雉扇”。扇此时成了帝王威仪的象征。雉毛扇到唐朝改成了孔雀毛。据考古发现,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铜壶刻有一个仆人手执长柄扇替主人扇风的图案,这是目前发现较早的扇子形象。汉末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用动物尾毛做成的拂尘,谓之“毛扇”。而另一种以禽类羽毛制成的羽毛扇,质地洁白,毛绒柔软,轻飘舒适。江南地区以白鹅羽毛制成的羽扇最为著名,多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
竹柄纱地堆绫加绣花蝶扇
到了汉代,丝织业开始发展,出现了“纨扇”,因用洁白细绢制成,故又称之“绢扇”。 除了用绢外,材料也可用绫、罗、纱等丝织品,又因其“团团如明月”,也称为“团扇”。此形式的扇子深受中国古代妇女青睐,作为一种主流而大为发展,它在结构和装饰上力求精致、华丽、情趣和小巧,外形上有椭圆、海棠、长方、曲线等形状。此扇有的以檀香木制成,一扇在手,芬芳四溢,神思清爽,极具情调。
蒲编斧式扇
象牙丝编织菊蝶图画珐琅柄宫扇
紫檀镶银丝宫庭扇
象牙扇
纨扇又名团扇,宜于书画,多以骨、玉、象牙等为柄,坠以流苏,显得珍贵尔雅,这种扇在我国流行千余年,特别为闺阁仕女所钟爱。唐人张彦元《历代名画记》载,名士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就顺势画成一只苍蝇,可见,至少在魏晋就流行扇上作画了。
苏绣金鱼图团扇
扇舞,顾名思义以扇为舞,早在南梁时期便有鞞扇舞的记载。《通典?乐五》中记载“ 宋明帝自改舞曲,歌词犹存,舞并阙。其鞞舞,梁谓之鞞扇舞也。幡舞扇舞今并亡。”《说郛》卷一百引宋乐史 《柘枝谱》“汉则巴渝舞、女舞,晋则白紵舞、幡舞、扇舞,唐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
它起源于朝鲜族传统巫俗,后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发展,开始由祭祀、巫俗之用转为表演之用,其动作细腻、节奏变化多变。并逐渐发展成为单扇舞、双扇舞、独舞、群舞等多种形式。
扇舞里,扇子不仅是舞蹈道具,更是舞者肢体的延伸和扩展,融入到舞者的身心中去,通过一柄扇子的舞动,表达出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意,展现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传递出中华文化的悠久深厚与包容开放。
《扇舞丹青》中舞者便借用这一柄折扇延长肢体语言,从而营造出一种古雅、端庄之感。随着舞者的舞动, 忽而化扇为笔,忽而化扇为剑,将扇文化、书法文化、剑文化、古典文化融合于中,展现出这丹青画卷。
《折扇书生》中,扇子在舞者手中,俨然成为书生身份的象征,更强烈地展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 折扇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或对月快饮,或作歌赋诗。一柄折扇,一袭长衫,结合舞者舞姿,将书生前期的闲逸和后期的洒脱表现的淋漓尽致。扇子开合之时,轻吟慢诵,试问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那么中国的功夫源远流长,扇子和功夫也不免的有了相应的交际,其中水浒传中的铁扇子宋清,就是其中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清人程穆衡认为,“铁扇子”的意思是没有用的人。扇子是用来扇风的,如果是用铁做成的谁会用。今人孙景全称“铁扇子,古代军中一种类似盾牌的掩护武器。因宋清对其兄宋江起了扶持和掩护作用,故名。”在宋江犯命案逃亡时是宋清不顾被牵连的危险陪同他投到柴进庄上。宋江在外公务,家里的事和老父亲宋太公也都是宋清照料。还有一种解释,扇子有解暑降温的作用,“铁扇子”就是“好扇子”,说明宋清够朋友。
回到当代,扇子的作用已经更多作为文化的符号了,它承载了手工艺、绘画、书法、刺绣、等等的文化承载,于是在历史的浪潮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喜爱上扇子。
而与年轻人最为接近的 游戏也越来越专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于是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符号出现的越来越密集和普遍。我们也期待扇子最终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更加绚烂的未来。
感谢朋友们的聆听,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默默谈文房。
文房扇形 文房扇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