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是什么心理状态(心理科普丨熬夜何时休?熬夜上瘾如何矫
熬夜作息乱了怎么调回 心理科普丨熬夜何时休?熬夜上瘾如何矫正?
日前,有媒体发起了一项关于年轻人“熬夜”的情况调查。根据该调查报告的内容显示,超过四成的年轻人几乎每天都在熬夜。80.1%的年轻人认为,“晚于0点入睡”才算是熬夜。仅有不到5%的人能做到在医学意义上的不熬夜——晚上10点前就寝!
众所周知,熬夜(不规律的睡眠)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直观的是影响情绪,内分泌紊乱皮肤变差,免疫系统下降抵抗力减弱,记忆力衰退等。
黑眼圈、青春痘和地中海已成为熬夜者的三大标配!
长期熬夜还容易抑郁、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明知熬夜不好,但很多人仍然会熬夜。在各种熬夜理由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主动熬夜和被动熬夜。主动熬夜主要是为了处理各种主动或隐性的情绪。被动熬夜主要是为了处理必须要完成的事务。
仔细一想,对大多数人而言想学习、想工作,想得睡不着的次数毕竟有限。除了考研、加班、上夜班外,很多年轻人的熬夜,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正当理由,就是单纯地不想早睡。
心理学家认为,困不困,是生理问题,而熬不熬夜是心理问题。
01熬夜,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属于一种“补偿机制”
阿德勒认为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不能达成某种目标时,改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代偿这些缺陷,以减轻其自卑感、不安全感,建立自尊。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白天时对控制时间的需求未被满足,他就会挤压晚上的时间,于是便一次次地利用夜晚来实现自己之前没有被满足的需要。
所以说,熬夜,表面上看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其实是对自己心理上的一种自我安慰、一种补偿。
02熬夜与拖延症、上瘾行为相关
据国外的学者进行调查和统计,经常熬夜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拖延行为的频率会更高。可以理解为熬夜其实也是一种拖延行为,拖延了自己入睡的时间。
熬夜的时候,可以上网,可以追剧,可以听歌,可以玩游戏,甚至什么都不做。
通过熬夜短期抵抗了焦虑情绪,在熬夜的过程中获得了 。一旦找不到其他办法来对抗焦虑,于是就陷入了熬夜的循环,熬夜上瘾,生活逐渐出现失控感。
可以说,不熬夜,是当代人极难做到的自律!
03做好四点,应对晚睡强迫,减少熬夜
心理学家认为,人一旦养成了习惯性熬夜、报复性熬夜,不要想着一朝一夕就能改善。建议先找到熬夜的原因,然后做针对性的改善 。以下四点,不妨一试。
调整作息——从早起开始,连续多次固定起床时间,会让人把生物钟调到健康状态。
关上手机——强制转移注意力,睡前强迫自己关上手机,不带手机进卧室,营造一个安静的入睡环境。
适量运动——目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运动人群失眠困扰比例仅为10%。运动过后一段时间内人会比较兴奋,但经过适量的运动后,人体会产生需要休息的信号,对助眠有很大帮助。
学会取舍——晚上就是用来休息的。 熬夜实质上是一种用健康还债的行为。你现在熬的每一次夜,未来都是要还的!
严重入睡难,受失眠困扰的不在上述之列,建议咨询就医。
如果有咨询、测评、倾听的需求,欢迎来找我哦~
被动性熬夜背后的三个心理机制 熬夜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