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京师被围(嘉靖倭乱后设置的南京郊营伏兵场)
尚书七号ocr 嘉靖倭乱后设置的南京郊营伏兵场
来源金陵晚报
说起明朝留都南京的军事防御体系,一般人都会想起南京城的内、外两道城垣及其“内十三、外十八”共计31个城门。其实在明朝后期,围绕南京外郭城,还曾设有多达四十处伏兵场。它们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南京的防御纵深。设置的起因,则是源自对嘉靖倭乱中官军惨遭败绩的反思。
七十二个倭寇窜犯南京
嘉靖三十四年(1555)夏天,有一批倭寇,流劫浙、皖、苏三省,经行数千里,历八十余日才被消灭。此次倭乱中,明军计有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被杀,士兵伤亡高达四五千人。此次倭患也曾波及南京城。
该年六月,有倭寇百余人,从浙江上虞登岸,突犯会稽、高埠,被明军分兵包围。倭寇“潜缚木筏,由东河夜渡,溃围而出”。遂流劫杭州,西掠至淳安。这批倭寇“滑而有谋,猛而善斗,殆贼中之精选,非常贼也”,能用手接住明军射来的飞箭。因被浙江兵逼急,遂突入皖南歙县,流劫至南陵、芜湖。在芜湖,被商民生缚二人,斩首十级。倭寇转而窜犯太平府(府治设于今安徽当涂),“城中人断河桥防守”,倭寇攻不进城,转而东犯应天府(今南京市)江宁镇。南京守备派遣指挥朱襄、蒋升等率军士数百人出战。当时这批倭寇已进至板桥镇,朱襄等人“怠缓不知,袒荡纵酒,一遇贼,尽为所歼”。倭寇遂直奔南京城而来,“其酋衣红乘马张黄盖”,领军进攻大安德门,但被守城官军用火铳击退。倭寇沿外郭小安德门、夹岗门等门往来窥觇。得知城中抓获了“其所遣谍者,贼乃引众由铺岗趋秣陵关而去”。
当时秣陵关(今江宁区秣陵镇)由应天推官罗郎卿、指挥徐豕宗率兵千人守关,但他们面对这些“非常贼”,早已魂飞魄散,“望风奔溃,贼遂过关而去。”倭寇到了溧水县杨林桥,典史林文景率兵迎遏,但抵御不了,县丞赵珠臣只好弃城逃走。倭寇遂由小北门入城,在民宅住了两三日才离开溧水。后倭寇经溧阳、宜兴、武进、无锡一路流劫,在苏州浒墅关附近被官军包围歼灭。
文官何良俊促成伏场建设
当其时,南京城守军在此次倭乱中的表现,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战斗力还不如芜湖的商民、义勇,堪称奇耻大辱。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在其《四友斋丛说》 中评论此事时就说“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於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
后来,他请人向南京参赞机务、南京守备等官员转达他的意见,说“夫古之用兵须得地利”,建议他们“亲至其处相度地形,如某处可以屯兵,某处可以会战,某处可以设伏,皆默识於心。倘一日有警,则差某将官预先提兵扎营於某处拒敌,某将官於某处策应,某将官於某处设伏。待其既至,则与之争利。”他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先占山头,则我为主,彼为客。我以逸,彼以劳。所以制敌者在我矣。”如果正面拒敌的部队作战不利,“则策应兵与伏兵俱起,左右合击,此兵法之至要”。何良俊的建议显然起了作用,南京后来确实进行了郊营伏兵场的建设。万历年间,巡视南京营务兼管巡仓监察御史王万祚在其《足兵训武疏》中说“又查嘉靖年间,兵部因事预防,有四面营盘选锋(指挑选精锐士兵组成的突击队)伏场之建,南如石子岗,东如土山……墩台(烽火台)累累,一以控扼地形,一以埋伏人马”。
南、东、北三大营
从崇祯年间官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范景文所撰《南京郊营伏场图考》中可以看出,郊营伏场共分为南、东、北三个营。南营下设十二个伏兵场,东营有十五个,北营则为十三个。每个伏兵场既有编号,也有具体的地名,如“北营十二伏”为“仙鹤门一号伏场郭姑院、二号伏场张库山民人吴贤地、三号伏场徐盖头、四号伏场慈姑山王伦地等。每营的帅府均设在便于瞭望的山岗高地,如南营帅府设于石子岗,东营帅府设于东山,北营帅府设于仙鹤观山。
伏场的选址大体以村落、寺庙、桥梁为主,以外城门为中心,有无居民掩护、是否处于交通要冲是最主要的考量。每个伏兵场因为重要程度的不同,伏兵数量多寡也不同。
如“驯象门一号伏兵场赛公桥(今通称赛虹桥)”,既是南营之一伏,也是整个南京郊营之一伏。“有居民三十余家,东南半里至驯象门,西北咫尺近秦淮河。”因为“系水要路”,范景文提出“应设伏兵五百名,以截来寇”。
东营帅府所在的东山(今江宁区土山)为东营一号伏场。这里“东通句容大路,西通溧阳、溧水大路,南通溧阳、溧水枝路,西抵秦淮河,北五里至上坊门,山前有居民五六百家”,“应设伏兵一千名”,以与“拒截东南、应援西北”的军事重任相匹配。而北营三号伏场徐盖头,因“无甚险要”,只“量留伏兵二百名应援”。而东营十四号伏场麒麟伏,虽然位置“最为要冲”,“但因居民稀少,不堪多设,仅容伏兵三百名。”
每个伏场因为位置不同,任务也就不一样,如位于慈姑山的北营四号伏场,既要负责防守仙鹤门,还要“兼护陵寝(明孝陵)”。位于高桥门东北新桥的东营七号伏场,主要任务则是防守西边的小水关(位于双麒路上,运粮河经此入城,今名小水关桥)。
在考察郊营伏场的现状后,范景文也分别提出了裁撤、移置、增设建议。
如对南营五号、六号、八号、九号、十号伏场,他都建议裁革,且提供了理由,如“五号伏场普化寺已作冢地,且与安德门行口相近”“六号伏场徐家洼,山径僻路,无有人家,难以设伏”“凤台门八号伏兵场翟家后,人民稀少,且与凤岭寺相近”“九号伏场菜园坞陆家庄,与凤台门城墙相近,不通大道,不必设伏。”
如北营帅府驻扎地仙鹤观山原本没有设立伏场,范景文打算添设伏兵三百名,目的是“北截来寇以保仙鹤营,南守门禁,兼护陵寝”。东营十四号伏场麒麟伏因伏兵数量太少,与“最为要冲”的位置不相匹配,遂计划在其东北七八里外的东流增设伏兵一千名。
位于南京城西的江东门、石城关(栅栏门)两个外城门,因为濒临长江,门外没有设置伏场。但沿江一带配置了上江、下江、上新河三支暗伏水军。(王聿诚)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谁率领英军勇战 嘉靖伏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