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兑仓业务风险防控(保兑仓业务介绍与风险分析)
敞口金额 保兑仓业务介绍与风险分析
保兑仓业务是指核心企业(卖方)、经销商(买方)、仓储公司、银行四方相互合作,以银行信用为载体,经销商以银行承兑汇票为支付结算工具,由银行控制货权,核心企业或仓储方受托保管货物,核心企业对承兑汇票保证金以外敞口金额部分承担回购担保责任,经销商随缴保证金,随提货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
一、业务流程
1、核心企业对销售渠道筛选后,向银行提交一份经销商名单。银行审查核心企业和经销商交易背景和资信状况等要素后,核定二者的授信额度,确定保证金比例。
2、核心企业与经销商签署约定以保兑仓方式交易的《购销合同》。银行与核心企业、经销商、仓储公司签订《保兑仓四方合作协议》。
3、银行与经销商达成《融资协议》,经销商存入一定的保证金。银行依照《购销合同》与《合作协议》约定向核心企业签发承兑汇票。核心企业在收到承兑汇票后依约将交易所涉商品送至仓储公司保管,仓储公司开出仓单。
4、经销商向银行提出放货申请,银行在审查经销商保证金账户等条件后开具《提货通知书》。仓储公司依《提货通知书》向经销商发出货物。
5、若货物没有全部售出,核心企业应当承担退货责任;若经销商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核心企业应对银行敞口承担差额清偿责任。
二、对各方的益处
1、对经销商(买方)而言,保兑仓业务使得其借助核心企业实力和在银行的良好信用,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融资,并且提高自身在银行的信用评级;有利于提高经销商采购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巩固和厂商的合作关系;增强其对核心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购货成本提高利润。
2、对核心企业(卖方)而言,保兑仓业务可以帮助其以极低的成本(自身信用)获取大量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加快 速度;在帮助其提前获得批量订单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产品库存积压的,也能极大地避免传统赊购模式下可能面临的迟付、拒付风险。,保兑仓业务可以帮助核心企业有效地扶持下游经销商,加强双方合作关系,巩固、培育自身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3、对银行的而言,保兑仓业务可以带来较好的综合收益,包括承兑汇票手续费、存款、仓储监管费分成等。更重要的是,保兑仓业务有利于深化与原有优质客户的合作,在增强其对本行依存度和忠诚度的,实现了链式营销,通过向核心企业产业链下游延展,有利于获取其下游经销商成为本行客户。
三、银行在保兑仓业务中的风险
1、信用风险。
,交易背景不真实是保兑仓业务面临的之一道风险。核心企业和经销商没有实际交易行为,通过伪造购销合同、发票货单等材料,合谋骗取银行信贷资金。
,在经销商方面。银行可能出于核心企业信用及其回购其承诺而放松了对经销商的审查。这就使得一些资产规模小、管理不善、业绩不佳的经销商获得了信贷资金,一旦出现经营风险,这些企业就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还款。,一般情况下保兑仓业务会设立专用账户,以确保经销商销售回款不被挪作他用,但不能排除实践中经销商与交易相对人约定通过其他账户或付款方式进行结算,从而绕开银行。
,在核心企业方面。除了上述对经销商推荐能力不足造成的风险外。核心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无法承担差额清偿责任;生产能力不足导致不能按时供货;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进而导致与经销商产生纠纷等问题,都会给银行资金安全带来风险。
2、提货权风险
在保兑仓的实际履行中,常常出现在银行没有开具《提货通知书》时,核心企业或仓储公司即将商品发送经销商的情形。又或者在银行与核心企业、仓储公司订立的补充协议中,免除或变相免除核心企业或仓储公司依银行指示放货的义务。这都使得银行控制风险的关键权力——提货控制权被“架空”或消灭。银行的资金风险也随之而来。实践中存在大量此类案例。
四、银行在保兑仓业务中的风险应对
1、就信用风险而言,银行要做好贷前审查。应当做好交易背景调查,审核人员应当进入核心企业和经销商实地调查,审查双方的历史交易合同和实际履行情况,确保交易背景真实性。在对经销商审查时,要严格遵循保兑仓业务设置的行业门槛、财务门槛、信用门槛、与核心企业关系门槛等准入限制,对其产品销售渠道是否畅通,既往业绩是否良好、控股人信用状况等要素也要认真审查。在对核心企业审查时,要注意对其所在行业及行业前景、业内地位、竞争优势、产品质量等内容做定性分析,认真审查其财务报表、与经销商的交易记录等资料,确保核心企业产品质量无瑕疵、有足够的差额清偿能力。
2、就提货控制权风险而言,银行要做好贷中审查,严控交易流程。加强对货物的控制、监管,对代管货物仓储公司要严格挑选。在交易过程中严格督促各方按照协议规范操作,避免核心企业和仓储方擅自放货带来的风险。对保证金缴存、《提货通知书》、《发货通知书》等合作往来相关文件做好留存备份工作。对于后续补充约定的各项文件,要认真考量其内容对银行提货控制权的影响,确保提货控制权不被“架空”或消灭。
保兑仓案例分析 保兑仓业务的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