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茶蕴含的文化-工夫茶类(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茶 茶蕴含的文化-工夫茶类(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高级政和工夫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19世纪中叶产量达万余担。后因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产仅900余担。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
政和工夫茶为福建省三大(坦洋、白琳)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更具高山东省品种特色的条型茶。原产于福建北部,以政和县为主产区。
制茶工艺及品质:茶叶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成品茶是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既宜清饮,又宜掺和砂糖、牛奶调饮[3] 。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为闽北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之一。产地以政和县为主。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出之红毛茶,在政和加工,亦属政和工夫。19世纪中叶为政和工夫兴盛之期,年产量上万担,后逐渐衰退,几乎绝迹。建国后恢复生产,但产量较少。
政和县内山岭重叠,雨量充沛,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旧地,土层肥沃,茶树生长繁茂。政和工夫选用政和大白茶和小叶种两个树种。以大白茶树鲜叶制成之大茶,毫多味浓,为闽北工夫之上品。以小叶种制成之小茶,香气高似祈红。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茶文化中的茶韵味 茶与茶文化的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