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妻多夫的人吗(古代的“一妻多夫”是怎么回事?)

生活常识 2023-04-16 21:28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古代公主的初次都给谁了 古代的“一妻多夫”是怎么回事?

女人一辈子能有几个老公?

两个,十个,二十个,乃至于更多?

在古代,这一切可能取决于女人的丈夫、公公、婆婆、叔伯兄弟甚至其他不相干的人,但就是不取决于女人自己。

图一

1.

男人三妻四妾,女人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好多女人恐怕也只敢在梦里想想。,南北朝时,就有一个女人“勇敢”的做了先驱,明目张胆的发出这样的千古一问。

这个女人叫刘楚玉,是一位公主,南北朝时宋国的山阴公主,《宋书》当中说,刘楚玉是有丈夫的,她的丈夫叫何戢,二代,当朝司空何偃的儿子,结婚后,夫妻俩关系怎样不知道,反正刘楚玉是很能折腾的。

公元464年,刘楚玉的父亲宋孝武帝驾崩,弟弟刘子业登基,人称宋前废帝,从谥号上就可以看出,刘子业大约不是个好皇上,既然大家都不好,那老大也别说老二,所以,刘子业登基不久,刘楚玉就找到他,很正经的说

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

你有三宫六院,我呢,只有驸马一人,咱们都是先帝的子女,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事情这么办,公平吗?

千古一问就这样出来了,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寻求男女平等。

一个公主,就敢这么无礼,很害臊的话问到皇帝,问到自己亲弟弟面前。

刘子业怎么办?

要不怎么说这是个荒唐的皇帝呢?姐姐一问,他是想了又想,咦,你说的对啊,说的对怎么办?

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选三十个面容姣好的小鲜肉送给姐姐,借以抚慰她的怒火,并由着她自由发挥去了。

“面首”一词就这么来了,原本是说面容姣好,但有了刘楚玉这档子事情以后,就专指一类特殊人群,而这类特殊人群,武则天给发展到了巅峰。

事已至此,刘楚玉没了许多腹诽,自然心满意足,她实在是一个直率的女人,居然想跟皇帝一样,把幸福建立在拥有强大的后宫。

简而言之,她希望发生“一夫多妻”的变种,很踏实的享受一下“一妻多夫”的快乐。

可问题是,一妻多夫真的幸福吗?

图二

2.

其实老早,就有女人实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史记》当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田常。

田常,田成子,齐国田氏第八代宗主。

田氏来自春秋时期的陈国,公元前672年,陈国内乱,公子陈完奔齐,被齐桓公封在田地,所以改氏为田,田家人就这么来了。

大约齐桓公加封陈完的时候做梦都不会想到,看似不起眼的田氏,到了近两百年以后的田常这一代,牛的都能与国君“莫之与京”,可以并驾齐驱。

一个大臣厉害到这种地步,齐国时任国君齐平公能怠慢他吗?

即位不久,就可着劲儿的讨好,除加封田常为国相之外,还

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以为封邑。

把齐国一大半儿的土地都封给了他,到了这个份儿上,事情就有点尴尬了。

齐国有七十余城,一大半将近四十个,地盘是不小,可问题是,这四十余城该怎么管理呢?

交给别人?想得美,万一别人不靠谱呢。

不放心别人,也不是没别的办法,更好就是模仿周天子分封,用血缘关系把四十多座城池拧成一股绳。

,血缘关系更好是儿子,因为谁能亲的过自己亲骨肉,但问题是,一座城池派一个,也得四十来个儿子。

这些个儿子上哪儿找呢。

就这么想啊想,想啊想,终于,叮的一声,有了!

《史记》当中说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

这是一套完整的方略,有人将其戏称为“隔壁老王计划”,就像要将一头大象装冰箱里一样,拢共分三步

之一步.齐国选美,选七尺以上的女子。先秦,大约是0.23米为一尺,七尺以上就是一米六左右,先秦时期,人们的平均身高在一米五左右,一米六,已经是很高的高个子了,那么,田常选这些高个子女人干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全部纳为姬妾,总计下来,一百多个;

第二步.娶这么多老婆干么?

为了爱情?

不得不说,想法实在很天真,田常什么人,哪里顾得上这些小破事,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孩子,壮大田氏家族,而且选姬妾的标准那么高,足以说明,很早,田常就有了点优生优育的意识,但目的虽好,田常岁数已大,生那么多孩子自己一个人肯定不行。

于是呢,一种匪夷所思并且异常高明的主意出来了,要点就在于

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

田家的孟尝君喜欢养士,估摸着就是打这儿继承下来的,关键时刻能帮大忙啊。

如今田常有了困难,平常养的那一大帮子门客,能让他们闲着吗,于是,鼓励他们进后宫,自家的后宫,而且还是想干嘛干嘛。

如此一来,从田常掌权到田常去世,充其量十多年的时间,即所谓

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

一直到田常去世,儿子就生了七十多个。

第三步.七十多个儿子怎么安排呢?

很简单,四十多个分配到封地,其他的 ,随着时光的流逝,田氏家族权势的扩大,也逐步到各地做了封君。

齐国,终于就慢慢变成田家的天下了。

图三

3.

田常就是这样用通过给一个女人找很多丈夫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愿望,故事当中的女主人公想追求爱情,或者打算只要一个丈夫,从一而终,她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因为没有人把女人当人。

这种具有特色的“不把女人当人”就这样不知羞耻的延续下去,到了仅两百来年以后的战国末期,燕国更将之发展到了巅峰。

燕国的地盘主要集中在华北北部,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其弟姬奭(念“是”)于燕地(北京房山),传国800余年,鼎盛时期,疆域面积达到20万平方公里,可以说,在整个儿春秋战国时期,它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妥妥的一个老牌诸侯国,老牌诸侯国意味着“守礼”,它都有哪些很讲“礼”的做法呢?

《汉书》有云东北曰幽州……其利鱼、盐;民一男三女。

燕国以前叫幽州,古幽州,这个地方盛产鱼、盐,男女双方比率是1:3,相较于扬州的2:5,青州的2:3,甚至于荆州的1:2,雍州的3:2,冀州的5:3而言,男女比率是严重失衡的,典型的女多男少。

古时候,女人地位本来就不高,如今又是典型的女多男少,造成的后果自然是,在幽州,也就是燕国地面上,女人更容易受到轻视,而正因为如此轻视女人的缘故,就很不小心的产生了一个大胆的风俗。

而这个风俗的由来,还跟大英雄燕太子丹有关。

关于燕太子丹,《史记》有云秦王政生於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嬴政出生在赵国,他少年时和燕太子丹要好,等到嬴政被立为秦王,燕太子丹又到秦国作人质。秦王对待燕太子丹不友好,所以燕太子丹因怨恨而逃归,归来就寻求报复秦王嬴政的办法。

可问题是,秦国国大兵强,燕国国贫民弱,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拿什么跟嬴政斗。想来想去,明的不行来暗的,正的不行来邪的,“诚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之后就“因而刺杀之”,简而言之,派刺客刺杀嬴政,以后很了不起的秦始皇,可这个刺客上哪儿去找呢?

大家都知道,燕太子丹以后是选了荆轲的,但荆轲之前,燕太子丹为了寻找合适的人选,费了不少功夫。

还是《汉书》,对这件事说的比较详细,曰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只喜欢勇士,不爱惜后宫美女,为什么不爱惜?

就是因为,他为了得到勇士的欢心,对于后宫美女,也就是自己的姬妾,是很不择手段的。

图四

4.

比较著名的故事就是

燕太子丹刚得到荆轲之时,那是开心的不得了,简直就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而且还像个小媳妇似的,对荆轲体贴入微,无所不应,有一次,荆轲觉得一个歌姬的手很好看,不小心夸了一下,当天晚上,燕太子丹就把这个歌姬的手送了过来。

歌姬的手送了过来,那歌姬呢 ,是疼死过去,因为这双手是燕太子丹活生生砍下来的,试想,一国之太子对女人都是这种态度,那么在燕国,女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呢!

其后呢,虽然荆轲刺秦不成,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但燕太子丹却因反抗暴秦,成了后世讴歌的英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燕太子丹的“不爱后宫美女”就这样流传下来,造成的后果是,燕国本来就轻视女人,如今又有燕太子丹故事,遂“民化以为俗”,老百姓将燕太子丹的做法演变成一种风俗,一种放荡的风俗,也就是《汉书》当中记载的宾客相过,以妇侍宿。

家里来了客人,要以妇人陪侍住宿,不但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而且“至今犹然”。

《汉书》成书于东汉,东汉的时候还“至今犹然”,足以说明,燕国留下的这个放荡的风俗,在华北一带至少盛行了数百年。

数百年,实在一个可怕的数字,那时候的女人,自然可以“一妻多夫”,但她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丧失人的尊严

就跟家里的椅子板凳茶碗等家什的待遇一模一样。

女人就能轻贱到这般地步 ,那么,以后改好了吗?

很不幸的是,就在上述“一妻多夫”蓬勃发展的时候,乃至于发展到汉朝,老婆都可以合法出卖,即《汉书》当中说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的时候,一种新的“一妻多夫”又从天而降了。

《史记》当中说,西汉,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汉室遭逢重大变故,正在大家考虑怎么度过难关的时候。

一位比刘邦还要厉害的英雄不期而至。

而至的目的不为别的,向其时46岁,已经是半老徐娘的吕雉求婚。

,他不是亲自来,而是派使者带了一封书信,因为这封信记录在史册当中,所以我们今天白癜风网小编尤能领略到这位英雄的风采。

信中说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我生在荒泽,长于草原,曾数次带领军马,到中原游玩,如今你成了寡妇,而我恰好也死了老婆,一男一女,分别独居,大家都不快乐,不如你嫁给我,我娶了你,大家都开开心心的过日子,你看这样行不行?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这位英雄生长于草原,所以,他不是别人,就是曾经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的匈奴大单于冒顿。

图五

5.

原本秦始皇时期,驻守北部边疆的秦国大将蒙恬是把匈奴打服了的,打得匈奴深入草原腹地,只敢一个劲儿的向北发展,直至中亚地区,根本不敢回头正眼看看长城以内。

但自楚汉相争以后,天下又汹汹不安,匈奴乘虚南犯,不但夺回秦朝时失去的故地,还将兵锋直指山西、陕西等地,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

刘邦夺得天下后,想收拾他们,却不小心吃了个亏,只能采用谋士刘敬的建议,主动向匈奴赠送金帛,主动跟匈奴和亲,天下这才太平下来。

从这个层面讲,匈奴冒顿单于就是刘邦、吕雉的女婿,如今老丈人刚死,冒顿单于就立刻大着胆子向丈母娘求婚。

什么意思?看不起谁呢!

吕雉勃然大怒,她可是个强悍的女人,立刻亲自主持廷议,商量应对的 ,结果商量来商量去,终于还是觉得弄不过匈奴,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亲自回信一封,上面是这样写的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尊贵的单于很委屈的给我来了封求爱信,向我求婚,本来是应该满足你的要求的,可后来想想,我实在太老了,老的连路都走不动,实在没资格伺候单于,希望你能可怜可怜,大方的原谅了我以及大汉卑微的臣民吧,随信奉上御车二乘,良马二驷,以供单于驱使。

女婿欺负丈母娘,丈母娘还得陪着笑脸给女婿送礼,吕雉的回信就是这么委屈,冒顿单于知道后什么反应?

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

之所以如此荒唐,都是我不懂中原礼仪的缘故,你就大度的原谅我吧。

冒顿单于的解释有道理吗?

有!

不管愿意不愿意,从辈分上讲,冒顿单于就是刘邦的女婿,中原地区,女婿妻其老丈母娘,可以称之为“鸟兽行”,是一种大罪,结果是“鸟兽行则灭之”。

可在匈奴,叫做“收继婚”,“顺缘婚”,包括兄收弟媳、弟收兄嫂或者子收庶母等等,讲究的就是肥水不留外人田,即便是女人守了寡,也要把她前夫留下的所有财产,合理合法的留在本家。

按照这种习俗,冒顿单于向吕雉求婚,其用意并不是为了羞辱吕雉,羞辱大汉,事实上,如他这般英雄,通常没有那份闲心,他的真实用意在于,不管是弟收兄嫂、子收庶母或者女婿收老丈母也好,按照匈奴的风俗,如果这桩婚姻成功,他就可以理直气壮,顺理成章的继承刘邦的基业。

图六

6.

遗憾的是,冒顿单于算盘打的虽好,却完完全全的忽略了两种文明习俗方面的差异,因而闹出天大的误会,所以,他的道歉还是有点道理的。

至于之后的结局,无非是“因献马,遂和亲”,主动给大汉送去一批马匹,随后,又娶了一位公主,继续当吕雉的女婿。

匈奴和大汉,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有关“一妻多夫”的碰撞,就这样结束。

以后,农耕在自己“ 典妻”都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却继续鄙视并且严厉打击游牧方面的“收继婚”。

直白一点, 农耕的“一妻多夫”看不起游牧的“一妻多夫”。

直到,因为游牧的强大,或者双方交流加剧的时候,农耕也不得不遮遮掩掩的接受。

《汉书》当中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意外的发现,在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有大国名乌孙,风俗跟匈奴相同,也是马背上的民族,有户十二万,人口六十三万,军队十八万余人。

是一个仅次于匈奴的大国,也一直跟匈奴有点矛盾,出于敌人的敌人或者可以成为朋友的缘故,大汉应该跟乌孙搞好关系,适当的时候,也能够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匈奴。

汉武帝一听就说了大善,便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派江都王之女刘细君作为和亲公主远嫁给乌孙猎骄靡昆弥(国王)。

刘细君嫁过去不久,乌孙猎骄靡昆弥死,遗嘱刘细君遵照“收继婚”风俗,改嫁给自己的孙子军须靡昆弥。

奶奶嫁给孙子,按照大汉的说法,这就是地地道道的“鸟兽行”啊,刘细君不答应,可这事儿事关两国友谊,她自己又做不了主,遂上书大汉皇帝。

两种文明再度发生碰撞,汉武帝会怎么办呢?答案很冰冷,很无情。

回书说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这时候不再说什么“鸟兽行”,而是命令刘细君,遵照乌孙方面的风俗,汉武帝下这道诏书的时候,又何曾考虑过刘细君的所思所想,他心里有的,只是西汉与乌孙合作的大事。

于是,刘细君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嫁给猎骄靡昆弥的孙子军须靡昆弥。

太初四年(公元前105年),刘细君因水土不服,郁郁寡欢而死,临死留诗一首,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农耕和游牧,两种“一妻多夫”的融合,就这样以一个可怜女人的死亡,开始了。

图七

7.

融合的很不顺畅。

汉末,“奸伯叔母者弃市”;

两晋,“收继父妾,更所不许”;

南北朝,“禁国人不听报嫂”。

表面上看起来严厉的不得了,实际上,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却在父亲驾崩之后,收纳了父亲的两名小妾,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

唐宋依据旧例,依旧明文禁止,但唐朝的安乐公主李裹儿,丈夫武崇秀去世后,又嫁给丈夫的弟弟武延秀,却“帝后观礼,赏赉甚重,宫廷庆祝,群臣欢聚”,婚礼隆重的就像什么国家大型庆典似的。

事情就这么遮遮掩掩的发展。

一直到轮到元人入主中原,游牧方面的“一妻多夫”便终于可以合理合法的摆上桌面,并结合农耕方面的“一妻多夫”,产生了许多新的变种。

家庭方面,出现了接脚夫,丈夫死后,公婆有权让儿媳招赘一个陌生的男人上门,继续代替前夫履行家庭职责,重要的就是再给家里招一个劳力。

社会方面,“典妻”都发展到了 “租妻”、“共妻”,甚至于更恶劣“捆妓”,在一定期限呢,将妻子以一定的价格租给妓院,要点就在于用妻子获取更大的利益。

荒唐的“一妻多夫”终于发展到顶端,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吗?

归根到底,这种所谓的“一妻多夫”是怎么来的?

原因还在于,没人拿女人当人,而是当做一种物件,一种商品,到需要时,或者为了前途,或者为了生活,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出售出去。

这种时候,倘若女人深爱着她的丈夫,非要反抗,宁死也不愿“多夫”呢?

《辍耕录》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大约元世祖年间,中书平章阔阔歹去世,留下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妾,高丽氏,高丽氏很有德行,大约读了很多儒家经典的缘故,居然打算一辈子为阔阔歹守节。

她的想法很好,可阔阔歹嫡子,正妻生下的孩子拜马朵儿赤不干。拜马朵儿赤早就垂涎高丽氏的美色,如今老爹归了天,按照游牧“收继婚”的习俗,高丽氏应该老老实实的嫁给他才是,可如今,却无缘无故的多了这么一出。

眼见煮熟的鸭子要飞,拜马朵儿赤能甘心吗?

不,于是准备了丰厚的礼物,献给当朝太师伯颜,伯颜一开心就问了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啊,你无缘无故送我这么些好东西,到底什么打算呢?

拜马朵儿赤没再客气,如此这般一说,伯颜一听,呵,我当什么,原来就这点屁事,什么,高丽氏还打算守节!

事情能由着她那,由着她还要我们男人干嘛?

,高丽氏明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即便贵如伯颜者,也不好胡乱干涉,他不能胡乱干涉怎么办?

图八

8.

还有皇上啊,天底下,还有什么事儿不归皇上管呢!

主意拿定,伯颜立马入朝,上书一封,说什么不知道,反正元世祖听从了他的蛊惑,特地下旨,命拜马朵儿赤收继小母高丽氏。

事已至此,拜马朵儿赤如愿了,可高丽氏呢,她得多么讨厌这个拜马朵儿赤啊,一听皇上旨意下来,当天晚上,就叫上母亲翻墙逃跑,一直跑到京郊的一家寺院,削发为尼。

宁肯出家,也不愿遵从收继婚的习俗,嫁给丈夫的儿子拜马朵儿赤。

她不愿嫁给拜马朵儿赤不要紧,可却是以实际行动,狠狠打了伯颜的脸啊。

伯颜琢磨了,怎么着,收了人家的礼,这点事儿都办不成,叫我的面子往哪儿放。

当时就勃然大怒,并以抗旨为名,命有司衙门,抓住高丽氏,严刑拷问。

试想,太师的意思,手下能不紧赶着巴结吗,于是,高丽氏那个惨啊,眼看着就要被活活打死的时候,也算她运气好,恰好碰见元世祖的外孙,以后当了高唐王的阔里吉思巡查刑狱,巡查时,有个同情高丽氏,名叫帖木儿不花的官员就对阔里吉思说了

谁无妻子,安能相守至死,得有如此守节者,莫之大幸,而反坐以罪,恐非我治朝之盛典也。

帖木儿不花说的很有道理。阔里吉思一听,就是这么回事啊,于是呢,亲自去了趟伯颜府,如此这般一说,伯颜没有办法,只能放高丽氏出狱,让高丽氏顶着“守节”的名誉,继续出家为尼去了。

不愿意“一妻多夫”,这位还顶着“守节”的名义,并且在运气十分良好的情况下,都得出家当尼姑,其他没有任何理由的,运气比较糟糕的,恐怕就再也没有活路了。

个别跳出秩序的女人就这样打压下去。

之后,如伯颜、阔里吉思、帖木儿不花之类的男人们是满足了,并且可以当做典范,教育身边的女人,但高丽氏,以及如高丽氏一般的女人呢?

白居易之《太行路》有云人生莫做女儿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也许他早都知道,女人这种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一妻多夫”,还得持续很久很久吧。

一妻多夫古代电视剧 为什么古代没有一妻多夫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