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曲的典范之作(独得统治者恩宠,还亲自培训:迎宾、庆祝?
唐代法曲典范 独得统治者恩宠,还亲自培训迎宾、庆祝?唐朝法曲为何受欢迎?
文太师说史
引言
如果要在泱泱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选出最繁荣的朝代,那么,唐朝一定是不二选择。在唐代,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生活富裕。
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秉承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复苏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之后的武则天则继续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任用贤才,政治更加清明。到了唐玄宗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形成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政治开明、经济昌盛的唐朝,在文化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艺术文化,比如诗歌、乐曲、壁画、瓷器等等。
在乐曲中,法曲尤其受到喜爱和推崇。那么法曲在唐代艺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深受重视与欢迎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国人的大力推崇是法曲流行的重要条件
1.朝廷官员喜爱、推崇法曲,他们在法曲中寻觅共鸣
唐朝的文化体系完善、系统庞大、种类多样、划分细致,处处洋溢着文化氛围。
在宫廷中,官员们之间也兴起了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比如一幅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张充满异域风情的画卷、一个精雕细琢的瓷器。
乐曲也受到了朝廷官员们的偏爱和推崇。他们常常听着乐曲,由感而发,从而即兴赋诗一首。我想,这是因为官员们身处勾心斗角的官场,内心深处的情感无处抒发,却能与法曲产生共鸣,从而为之动容。
就如白居易在听到琵琶女演奏的琴音后,得到了慰藉和情感宣泄的出口,而就地写出《琵琶行》。
法曲,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婉转,时而强烈,时而悠扬,时而疾速。官员们听到这些曲子或面露笑颜,或俯首深思、或掩面啜泣。
,法曲变成了一座他们与内心深处的自己沟通的桥梁,让官员们总是能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找到归属,寻到寄托,所以这便是唐朝朝廷官员推崇的原因。
2.唐朝历代皇帝重视艺术发展,法曲的发展得到一定的支持
唐朝的每一位皇帝都非常喜欢艺术,喜欢听乐曲,也喜欢赋诗歌,所以他们对艺术的发展都极为重视。
据史书记载,唐朝设立音乐人凡是奏乐、跳舞、吹箫之人,都可以称得上是音乐人。他们可以去京都的学校报名,接受更良好、更系统的教育。
据统计,唐朝盛期的音乐人中报名人数达到了上万人。这不仅说明历代皇帝对艺术,尤其是音乐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也能够看出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浓厚。
在乐曲中,历代皇帝对法曲尤为钟意,可以说,每位皇帝对法曲的乐谱都有一定的研究,通晓它的演奏方式,熟悉流行法曲的曲名。
3.唐玄宗偏爱法曲并创作出绝世佳作,为法曲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历代皇帝中又数唐玄宗最偏爱法曲。其实唐玄宗本就精通音乐,除了皇帝的身份外,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据《杨太真外传》记载
“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也。”
唐玄宗望山有感而发,召集宫廷中的乐师和 连夜 了一首独特的法曲。他们在乐曲和舞蹈中融入了民族文化,加以创新,最终创作出绝世佳作《霓裳羽衣曲》。
这首《霓裳羽衣曲》构思精妙,曲调优美,经久不衰,直到现在,它仍然是音乐史上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据说杨贵妃初次听见这首曲子的时候,便随之翩翩起舞。
一名音乐家最重视的不光是乐曲的演奏,更在于争取将曲子完好无损地流传于后世。所以唐玄宗 出《霓裳羽衣曲》也是希望为法曲留下更多的作品,以便更好地传承下去。
所以《霓裳羽衣曲》既成为当时惊艳世人的杰作,也是后人研究法曲的代表作品。
4.为提高法曲表演质量,皇帝亲自挑选人才进行培训
前文提到唐朝规定音乐人可以在京城的学校报名学习,而唐玄宗凭着对乐曲的一腔热爱和严谨专注的态度,为了提高法曲的演奏质量,完善舞台效果,甚至亲自挑选出优越的音乐人,并在梨园亲自进行培训,培养法曲的表演人才。
由此,法曲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一目了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与政治、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法曲能够在唐朝深受喜爱和追捧,与历代皇帝,尤其是唐玄宗有着分不开的原因得益于皇帝的支持,法曲的发展有着多年的物质支撑和政策倾斜。
二、法曲在民间的普及率较高,广受好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法曲不仅仅是宫廷中的备受喜爱之物,还逐渐发展到民间中来,受到了百姓们的推崇。白居易在《法曲美列圣正华生也》中对法曲有非常高的评价,他说道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情垂无疆”。
百姓在庆祝节日的时候,常常会请人来弹奏一首法曲,用明快活泼的韵律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有时法曲也会出现在临别践行中,比如有政绩突出的官员调离当地时,百姓们也会在宴席中弹奏一首法曲表达感激与不舍之情。
在多年的传奏与发展中,法曲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活动形式,在各种活动中,都会出现法曲的身影。
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远远不能只依靠朝廷的支持,百姓的力量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正是有了宫廷和民间的共同推崇,才成就了法曲的成长与兴盛。
三、法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承载了政治任务
1.法曲在接待外宾时发挥作用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极其重视礼乐的国家。唐朝在当时是世界大国,所以外交文化受到极高的重视。
为了让其他国家的使节见证唐朝的盛世景象,常常在设宴招待时派人演奏法曲,让外国使节从曲调中体会到法曲的美妙,从韵律中感受到唐朝的鼎盛文化。
不过这并不是出于炫耀的用意,更多的是为了显示唐朝接待外来宾客的诚意,树立一个美好的大国形象,维持与别国良好的关系。
因为法曲是中国的传统乐曲,它蕴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国的丰富历史。
更重要的是,唐朝统治者希望用这种方式将法曲流传到海外,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感受到法曲的韵律之美、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法曲的演奏也逐渐成为了外交文化中必要的内容。
2.推广法曲作为文化外交的手段,促进了民族融合
法曲还成为了民族之间文化交往的载体,承载了汉族的民族文化,传递出中华美德,为各民族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彼时,唐朝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同发展,曾经让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从而维系汉蕃的友好关系,而法曲也一同流传到吐番,进一步发展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友谊。
元稹在《法曲》中描述道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唐代的女子在学穿胡人的服饰、演奏胡人的音乐,而胡人也在学习唐朝的法曲。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法曲已经成为在当时已经成为融洽民族关系,维护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动力。
一方面,唐朝社会稳定、市民富足,为法曲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背景,倘若战火纷飞,局势动荡,时下谁会有心情去创作法曲、欣赏法曲呢?
而另一方面,不管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法曲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丰富了文化形式,加快了文化的发展,还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就推动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由此可见,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正是法曲取得统治者乃至百姓喜爱的原因。
法曲在唐朝的地位 唐代法曲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