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佛教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和建筑(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生活常识 2023-04-18 19:22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东晋为什么要建石窟 佛教东传,石窟东进,凉州天梯山石窟为何被誉为“石窟鼻祖”?

东汉年间,佛教自天竺经西域逐渐传入中原,在这个佛教东传的过程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其在佛教向东方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这个现象就是——石窟东进。

东晋元熙八年(412年),十六国的北凉王沮渠蒙逊定都故臧(今甘肃武威市),笃信佛教的他除了资助翻译佛经外,还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寺院。

沮渠蒙逊还意识到,相对于土木建筑,石头无疑更为坚固持久,假如在城南五十公里的天梯山开凿石窟,建造佛像,不是更能让佛祖长久保留吗?

于是,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辟山开路,正式开凿天梯山石窟。

这位匈奴人的北凉君主,自己当时肯定也没意识到,他一个决定竟然开启了中国石窟营造的一个重要模式——皇家模式。后世汉地最重要的两处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也正是依靠皇家的大力推动,才迎来了石窟建造的 。

天梯山石窟大佛

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在当时即引起佛教界的瞩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北凉永和七年(439年)六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灭北凉,结束了河西地区一百四十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

拓跋焘从姑臧迁皇室宗族吏民三万户(约十万人左右)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其中有僧侣三千多人,这三千僧人正是凉州天梯山石窟的建造者,他们又形成了北魏修造平城和云冈石窟的中坚力量。

据《魏书·释老志》《魏书·世祖记》记载,北魏灭北凉,凉州僧人师贤到达平城之后,任道人统(掌管宗教事务的官职),并在452年建议并主持,开始研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

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于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就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和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更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为全国石窟之冠。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露天大佛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的中国式佛像龛[kān],在后世的石窟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石窟后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造、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云冈石窟最主要的工程完成在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这些造型精美、规模宏大的佛像雕塑艺术,基本都是由凉州僧人和工匠们完成的。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把石窟开凿到了洛阳龙门,从那时起,龙门石窟又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乃至明清,历代相继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

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还有一批官宦、僧侣及工匠们进入河西走廊,他们使具有中原汉风的石窟造像在敦煌开始流行,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又一个河西佛教中心,敦煌的莫高窟石窟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虽然莫高窟最早是前秦苻坚时期开凿的,但那时规模很小,并没有对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产生任何影响,反而是开凿了云冈石窟的那批凉州僧侣来到敦煌后,对莫高窟的开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西魏以后开凿的洞窟,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石窟在跟随佛教东进的过程中,从凉州一路向东开凿宁夏须弥山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等,又深入中原至洛阳龙门石窟,这些高大巍峨的石窟佛像,极大地带动了佛教在汉地的传播。

可以这么说,佛教石窟,不仅是佛教逐渐东传的跳板,也是佛教不断中国化和世俗化的缩影。

武威的天梯山石窟虽然未列入我国四大石窟,但因为它对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及敦煌莫高窟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它被誉为我国的“石窟鼻祖”。

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现存历史最长久的石窟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