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左右的尊卑讲究(古人左右尊卑)
为什么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 古人关于「左右尊卑」的探究
大家好,这里是【秉烛行游记】。
昨天讲到“稳操胜券”的“胜券”其实是古人刻木为记,一分为二形成“契券”,债权人手中所持“左券”,与此,债务人手中所持的自然是“右券”,那么是否可以此认为以左为尊呢?今天白癜风网小编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古人到底是尊左还是尊右,说来有些复杂,左右之尊并不固定。
自西周至汉初时期的战车,标准为三人乘坐,车上最左侧位置称为“车左”,又叫“甲首”,由一车之首乘坐,有成语 “虚左以待”就有这层意思。中间为驭者(也称“御者”),负责驾驶战车。右侧称“车右”,又叫“参乘(读音是cān shèng)”,负责护卫战车并排除障碍。如果战车需四人乘坐,那么第四人称为“驷乘”,职为“车右”之副手。
君车出行图朱拓本 清 陈介祺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楚人尚左”,也以左为尊。虽然中原其他地区人们所穿服装的前襟都是向右,只有死后下葬时所穿衣服前襟向左,意为永远不需要脱衣服了,但楚人刚好相反,前襟是“左衽”。孔子还曾为此感叹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孔子感叹说如果没有管仲的教化,我们就要变成楚人这样的蛮夷,不知礼义了。
右衽为#34y#34字型
另一方面,自殷商先民至今,大多数人习惯于使用右手,认为右手相对更灵活、更有力,称为“顺手”,以右为尊,唐代经学家、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在为《左传·襄公十年》所作的注中说“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 大家熟知的“负荆请罪”的故事,起因就在于蔺相如比廉颇的功劳大,事后加封之时,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才寻隙滋事。可见官职是以右为尊。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编撰《史记·卷一零四·田叔列传》记载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意思是说刘邦召见了田叔、孟舒等人,与他们交谈后,赞许他们的高尚品德,慨叹地说“现在汉朝的臣子们无人能超过田叔、孟舒”。这里的无出其右,也是以右为尊。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编撰《汉书·周昌传》记载
“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
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对周昌说“我知道这是对你的降级调动,但我私下十分担心赵王的安危,我认为非你出任无人可替,实在没有办法,请你勉强出任吧。”而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所著《汉书注》对于《汉书·周昌传》“左迁”一词所作注释如下
“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
又有南宋学者戴埴所著《鼠璞》记载
“ 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
却坐图 南宋 佚名
把左右尊卑的关系说的更加直白。实际上,古人连居住也区分右左尊卑。秦朝据《周礼·大司徒》所定,“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也就是二十五户为一闾。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对于《史记·陈涉世家》有注“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称为“闾右”、“闾左”。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率领的九百壮士,均居于“闾左”,身份低于“闾右”,自然揭竿而起。
时至今日,左右之分不在那么明显了,不过,大家可以稍微去注意一下您的衣服前襟是由左向右掩,还是有右向左掩。很多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原来都与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当我们重新拾起这些有趣的旧话题,也许是对我们文明传承的再一次重新认识。
感谢收看收听,如果您觉得有价值,欢迎关注【秉烛行游记】,让我们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秉烛伴行,照亮彼此。
咱们下期再见。
古人左右尊卑 古代社会左右尊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