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物自然平衡)
沿海水域是指? 保护海洋生物,捍卫地球生态平衡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若以体积衡量,海洋占据了生物在地球上所能发展空间的99%。
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种生物。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和沿海资源及产业的市场价值估计每年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5%左右。
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近20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可能要成百上千万。
海洋吸收约30%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缓冲着全球暖化的影响。
海洋蕴藏着世界上更大的蛋白质资源,超过30亿人口主要靠海洋为他们提供蛋白质。
海洋渔业直接或间接雇用2亿多人。
渔业补贴导致许多鱼类物种灭绝,也不利于振兴全球渔业以及相关工作,使得海洋渔业生产每年比预期损失500亿美元。
公海站点显示,自之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海水酸度水平已经增加了26%。
由于污染和富营养化,沿海水域正逐渐恶化。一定要加强通力合作,否则到2050年沿海富营养化在20%的大型海洋生态系统中将会提高。
美丽的海洋生物,人类怎么舍得捕杀他们?
拯救面临枯竭的海洋,你可以这么做!
寿司、生鱼片、烤鱼、海鲜粥、蚵仔煎等,你喜欢吃海鲜吗?台湾人不仅爱吃鱼,平均每年每位台湾人吃下35kg的渔获量。捕鱼技术与渔获数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我们拥有的全球最多的远洋船只,国内也有世界前三大的渔网制造商,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A)列为公海渔捞业六大国之一。身处于渔业蓬勃发展之岛的我们,对于渔业以及海洋了解多少呢?
广大无垠的海洋被数不清塑胶入侵,这已经是你我都有意识、又让人心痛的事实。自备环保食物袋、餐具、购物袋;改用竹牙刷、无塑胶包装的产品。我们一步步地改变生活习惯,逐渐迈向无痕生活。你们知道吗?商业捕捞所产生的塑胶在大海中的占比,更胜我们日常生活制造出的塑胶废料。根据「FOA」统计,在海面上漂浮的的塑胶微粒,有70%来自于和渔业相关的活动。商业捕鱼不仅在海中留下可观的废弃物,也造成了海洋资源的枯竭,进而导致海洋生态失衡。
海洋对于环境与生态有多重要
图片来源Pexels,摄影师Keemkai Villadums
海洋面积占整个地球的70%,地球上的物种有二分之三栖息在海里。海洋不仅是孕育生命的基地,也是平衡生态与气候不可或缺的一环。你一定听说过大家称亚马逊雨林为地球之肺,但事实上,树木虽然会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们也会吸收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在环境中制造最多氧气的,其实是居住在海洋里头的浮游植物,地球上超过50%的氧气,都是由他们制造提供。这些浮游植物最终会被其他生物摄食,它们吸收的碳也会随着食物链储存至大型海洋生物体内,而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死亡后,被吸收的碳就会跟着沉入海底。
以鲸鱼为例,它们迁徙的距离很长,会将浮游植物带到各处。鲸鱼的一生,能够吸收保存33吨的二氧化碳(一棵树每年大约吸收12~20公斤),在鲸鱼的生命结束后,体内储存的二氧化碳下沉至海中,存放数百年。鲸鱼的尸体也会成为许多生物赖以为生的养分,而且因为鲸鱼体积庞大又富含油脂,分解速度缓慢,会在海中供养其他生物长至数十年甚至百年,这样的过程被称为「鲸落」。
海洋面临的威胁——渔网渔具污染
图片来源Pexels,摄影师Bedis Elacheche
渔网是海洋中更大的塑胶污染来源,FOA公布的报告就显示,每年有超过64万吨的渔网被遗弃在海中。另有研究指出,位于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的太平洋垃圾带大约有42万吨的大型塑胶,而其中有86%是渔网。
沉入海中的渔网无论在海中还是被冲刷到沙滩上,都可能对生物造成生命威胁。例如陆地上的鸟类若是双腿被钓线缠住,失去行动能力也等于丧失觅食以及躲避危险的本领。,渔具和渔网在海中久而久之会分解成小碎片,很容易就会被海中生物不慎摄食,严重的话会导致肠胃和食道出血。
海洋面临的威胁——商业捕捞造成资源枯竭
图片来源Pexels,摄影师Krishnendu Biswas
人类吃海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但过去我们的祖先只靠着双手和简单的渔网觅食。随着捕捞技术进步、 补贴,以及人口扩张造成渔获需求的增加,世界各地的海域皆有商业化的船只进行大规模地捕捞,例如渔船利用拖曳网贴着海底捕捞,沿途将所有的鱼类都囊括进渔网。
图片来源Pexels,摄影师Tanguy Sauvin
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更容易获得数量丰富的海鲜,但海洋资源有限,海中生物的生长速度并不如捕捞的速度快。我们认为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海洋蕴藏取之不尽资源,其实正面临枯竭。根据”Ocean Atlas”统计,全球有超过90%的鱼类已经被过度捕捞。以海龟为例,在17世纪时,大约有9000万只绿蠵龟在海中生活,到了今天白癜风网小编,能够产卵的母龟只剩20万只,绿蠵龟已被列为濒危物种。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纪录片《海洋阴谋(Seaspiracy)》就指出,人类每小时屠杀的鲨鱼数量大约11,000~30,000只,除此之外,因为拖曳网的捕捞,每分钟有4,316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海底被铲平。
海洋资源已经并不如我们想像中的丰富,今日我们「望洋兴叹」的对象是濒危的蓝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后代哀悼的可能是现今还时常在餐盘上出现的海参。立即停止大型商业捕捞并非一蹴可几,但我们都可以选择送进肚子里的食物。减少购买并有意识地选择海鲜,是你我马上就能采取的行动。
我们可以怎么做了解餐盘里的海鲜是哪里来的、少吃海鲜!
要马上和所有的海鲜说再见,或是禁止捕捞太强人所难,毕竟在资源较为匮乏的海岛或沿海地区,海鲜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在开发中国家,以捕鱼为生的居民更是不在少数。那么为了守护珍贵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怎么做呢?从现在起,你我都可以好好认识餐盘里海鲜,甚至是购买前问问这些鱼虾是从哪里来的,再一步步减少吃海鲜的次数。开始有意识的消费食材,一起为海洋保育尽一份心。
这些海鲜不要吃
? 避免食用以精卵为主打的种类,例如海胆、野生乌鱼子等
? 避免食用幼鱼苗
? 避免稀有、濒危种类
? 避免体色鲜艳、大多栖息于岩礁的定栖性种类
? 避免食用数量少的大型掠食鱼类
海鲜可以吃这些
? 选择数量多、常见的种类,例如沙丁鱼、竹?鱼及秋刀鱼等
? 选择数量多、捞捕方式较不破坏环境的鱼类,鲭鱼、白带鱼及飞鱼等
? 选择永续渔法的渔获,例如一支钓的鲣鱼、樱花虾等
? 选择属于食物链底层的海鲜,例如过滤海水的文蛤、牡蛎等
? 选择喂食植物性饵料的养殖种类,例如台湾鲷(吴郭鱼)、虱目鱼等
我们的海洋由消费者自己来救!
刊登于台湾湿地杂志第95期(2014年12月)
六十年前我们上一代所吃的每一尾鱼几乎都是由海洋或河川湖泊中所捕捞上来的野生鱼类。但到了今天白癜风网小编,由于人类大肆捕捞、栖地破坏以及污染的结果,野生鱼类的族群正在迅速地枯竭,于是不得不发展养殖渔业来弥补,迄今市场上所贩售的鱼类以是野生和养殖的各半。养殖渔业表面上看来是可以取代海洋渔业,但科学家已警告养殖的发展亦有其隐忧。如果再不赶紧推动「限渔」、「慢渔」、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划设与落实管理,以及推动绿色海鲜的行动。预估到了本世纪中期,海洋将已无鱼儿可捕,到时候如果还想要吃海鲜,大概只能买到养殖的种类。换言之,海洋渔业之产业也将正式走入历史。此种不永续的现象,正是我们这一代应要肩负的责任。
要如何才能复育渔业资源,让我们的下一代不会无鱼可吃、无鱼可赏,只有加强宣导教育,让全民均能了解海洋所面临的危机,愿意去面对海洋的真相。特别是当造成海洋资源枯节的原因,包括人为和自然的因素,错综复杂、不易厘清。而且「限渔」和「划设海洋保护区」及落实管理十分困难。为今之计,唯有呼吁消费者自我觉醒,在进入超市、餐馆或鱼市场买鱼或吃鱼时即会把该水产品是否符合「生态保育」的原则纳入选项,就会对海洋保育有所贡献。业者在批售或贩卖水产品、海鲜时也能遵循此原则,就更简单有效。近年来,保育人士常讥讽「台湾的海洋文化就只有海鲜文化」,主要是过去 的政策一向是站在照顾渔民生计的立场,希望渔民们能够更快速有效地捕捞到更多的鱼,并想尽各种办法来促销渔产品,能让渔村经济繁荣,渔民赚更多的钱。包括不断地举办各种「鱼季」或「鱼祭」的活动来吸引消费者买鱼、吃鱼,但有时并未注意到推销的鱼种的量是否可持续利用。鱼类本是对人体健康更好的动物蛋白质之一,不但可以养生,也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且富含omega-3有助于记忆。但我们却吃的种太多,吃的量也过度,以至于这些原本是再生性生物资源在来不及恢复之前就被赶尽杀绝,使得海洋渔业无法永续,,终究会使农业中唯一还在捕捞野生动物的海洋捕捞业走入历史。台湾的渔业量排名全球20,消费量全球第12,如除以人口数则跃升为全球第四名,故台湾真的可称得上是「海鲜王国」,但此称号是褒还是贬?则端视海鲜资源是否能永续。
其实海鲜文化固然是海洋文化之一环,是应该推广并加以发扬光大,也可称得上是创意加值,使 、渔民、权益人及消费者能创造多赢的局面。但目前大家只注重其卫生、营养、价值、产销履历(过程),以及是否浪费食材等,却不关心吃的种类是否会濒危,捕捞时是否符合永续及环保等。 应要告诉民众要如何买对鱼、吃对鱼、乃至于养对鱼、捕对鱼及钓对鱼。国外二十几个先进国家早已在推动「海鲜指引」,台湾直到2012年初才由学界推广自己 的「台湾的海鲜指引(Seafood Guide Taiwan)」,也可在《台湾鱼类资料库》的网站上下载、查到一些「建议食用」、「避免食用」及「想清楚」的名单。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海产时,可以参考下列的一些原则 养殖鱼gt 海洋捕捞鱼;常见种(量多)gt稀有种;银白色gt有色彩;洄游种gt定栖种;沙泥栖性gt岩礁栖性;死鱼gt活鱼;素(假)鱼gt真鱼;不买远道而来的海鲜(耗能);不买长寿的掠食鱼(汞量高);不买养殖的虾、鲑、鲔(以下杂鱼为饵料),而选择吴郭鱼、鲤等(植物性蛋白);买食物链底层的海鲜-底食原则;不买流网、炸鱼、底拖网、刺网及延绳钓的渔获。但消费者仍不见得容易根据这些原则去选购海产品。笔者在此分别由「资源」、「栖地」、「渔法」、「食材」四种不同的方向或角度。再重新整理撰写成14条原则,条列于下提供大家参考。
1. 从「现存资源量」的角度(资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传统上均是以食用为主,因为人类的食物一定是生物,而不是非生物。而生物资源有再生的特性,如适当捕捞是可永续利用。否是捕捞适量,则可由这些经济性鱼类的资源量是否历年来维持稳定或是有逐年下降来做判断,换言之,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去捕捞那些族群量已日趋减少的物种,以避免陷入使该种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命运。事实上不论是全球或是台湾的渔获统计数字均显示出大型的掠食性鱼类资源量均在持续下滑,营养层级下降,鱼种组成在改变,大型鱼变小型鱼,鱼种成熟体长在减小,高价的鱼种变成低价的种,甚至于成为下杂鱼被弃置或制成饲料,在经济上或海洋生态系方面均为很大的损失。从网站上可以查到渔业年报上各主要经济鱼类20年来的产量变化,在150余种的鱼种中,大多均是减少的现象,如带鱼、鲳、乌鱼、飞鱼、金线鱼等等,只有少数几种,如圆鲹、红尾鲹、真鲹、秋刀鱼上或有增加。建议大家要选用这些资源量尚丰富的鱼种。
其实,所有的鱼类只要资源管理得当,不过渔,也不误捕、不弃获、不非法捕捞,则各种经济性鱼类资源不分体型大小,亦都能被永续利用。
2. 从「族群恢复力」的角度(资源)
不同鱼种其寿命、成熟年龄及孕卵数等生物学特性均不同,通常体型大的鱼种,其成熟年龄晚、产卵数少、寿命长、价值也高,这些鱼在经济学中所谓「公有地(物)的悲剧」的法则下最易被过度捕捞,一旦过渔及难以恢复,如鲨、鲔、鳕、石斑、旗鱼等大型之掠食性鱼,或是隆头鱼科体型更大的曲纹唇鱼、鹦哥鱼科中体型更大的隆头鹦哥鱼、鲨鱼中的鲸鲨、象鲨、鲔鱼中之黑鲔更先被捕捞而大幅减少。其中不少物种已被CITES列入第二类保育类,而鲸鲨是2008年起由渔业法禁捕的台湾之一种海水鱼类,2014年由野动法又通过了曲纹唇鱼(俗称龙王鲷)及笼头鹦哥鱼两种。这些大型鱼类更先会面临濒危及灭绝之命运。
反之体型小、寿命长或世代年龄短,只有1岁就成熟,寿命不超过2-3年的小型鱼种,如飞鱼、鲭、鲹、鲱、秋刀乃至锁管等食物网底层的鱼,因族群替代率(turnover rate)高,故其族群恢复力强,可优先被利用。
3. 从「栖地破坏」的角度(渔法)
在各种渔法中,由于底拖网是没有选择性不分大小及物种悉数捕捞,更会因「误捕」而牺牲掉60-70%不具经济性的小鱼或称下杂鱼,造成资源的浪费,其底拖的沉子网及网版也会如砍伐热带雨林一般,严重破坏海底的微栖地,底拖网在先进国家都视为不永续的渔法,而予禁止或逐年淘汰。而深海贵重珊瑚之采集更是利用石头去击破珊瑚再用网线去缠络上来,故对生长缓慢之深海珊瑚群聚更是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炸鱼也会破坏岩礁栖地,而毒鳗、电鱼虽然不会对栖地造成直接伤害,但会杀死周遭许多的海洋生物,包括小鱼及其食物等。
在澳洲的海鲜指南中对误捕及破坏栖地的角度,对渔法作了评比,从严重到轻微依序是底拖gt底刺网gt底流刺网gt中表层流刺网、延绳钓、中层拖网gt地曳网gt钓具gt网具gt巾着网渔法。
4. 从「全鱼利用」的角度(渔法)
捕捞时「全鱼利用」应该是一个基本的考量,以「鱼翅」为例,其所以变成环保人士指责的对象,就是因为许多不肖的远洋渔船,不想把没有价值的鲨鱼肉带回港,所以就把鲨鱼的鳍割下来,把身体部份就丢回大海,不但残忍、不道德,也造成资源使用上的浪费。目前渔业署已经规定捕获的鲨鱼进港时,必须「鳍不离身」,这是值得肯定的政策。
食材的「全鱼利用」绝对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西洋很盛行吃鱼排,取下鱼排之外的食材通常都不会直接再利用,如果可以我们应该尽量发挥传统的吃鱼精神:从头吃到尾,从皮往内一直吃到骨头。如俗称「曼波鱼」的翻车鱼,过去只吃其肠子,称「龙肠」,但现在连皮到肉都可以料理为一道美食,甚至起司蛋糕、冰淇淋,站在「物尽其用」、「创意产业」的观点固然无可厚非,但仍需注意翻车鱼之资源是否可以永续。
5. 从「渔获效率」的角度(渔法)
更大的渔船及渔具,更精良的渔探仪,固然可以捕获更多的鱼,但鱼群数量是有限的,故抓愈多愈快,鱼群愈早被捕捞殆尽。而且鱼获愈多则鱼价就会下滑,渔民并不见得会得到更多利润。要解决过于的问题,则唯有反其道而行,改以慢慢地抓的「慢渔」,并加强渔获管理的「限渔」,不论是鱼种对象、渔期、渔法、渔压之限制,才能使已过低的资源可以有机会恢复。但遗憾的是主管单位常会因怕渔民的反弹,或遭民意代表的施压,以及「你不能这么做,这样会影响很多人的生计」为由,而无法推行。在海洋生物没有选票的情况下,渔业资源就成了牺牲品。菲律宾的灯火或火诱网渔业为例,他们虽然船多,船小只用一盏小灯,捕获量很少纯属「家计型渔业」,但台湾用的是大船,及上万烛光的灯,以大型网具,大肆捕捞,自然后者的资源量很快就会竭泽而渔。
6. 从「节能减碳」的角度(产地)
同一种鱼,如果有产自本地或来自进口,宁可选用本地所产的,因为海鲜经过长途运送不只在碳足迹上浪费能源,而且可能会经过防腐的特殊处理,不比本地产的鱼获新鲜。,最近有一篇研究报告,针对不同的目标鱼种在入港时所消耗燃油的多寡来比较,哪一类的水产品在捕捞时比较耗油,结果发现虾及龙虾最多,比目鱼等底栖鱼次之,接着是鲔、鲑、扇贝、鲣及沙丁等。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捕鱼及寻鱼将日渐困难,耗油量亦将会与日俱增。
7. 从「鱼的栖地或体色」的角度(产地)
一般大洋洄游或泥沙栖的鱼类,也就是身体为银白或灰色个体的鱼种均为种少但量多,常是大量成群捕捞,因为分布广、族群量大,故较不会有过渔的问题。但许多岩礁或珊瑚礁栖性的鱼类,体色鲜艳,种多但量少,易受过渔的影响。深海鱼由于一般寿命长、成熟年龄晚,故也容易过渔,更好也避免使用。如果消费者无法分辨其栖性,也可以直接看市场所贩售各种鱼类的相对数量,量多的、颜色不鲜艳的鱼种多半是养殖及沙泥或中水层洄游鱼种,较符合保育原则。否则去超市买那些经过去头、去内脏、包装好的鱼要比到传统市场或渔港边买的鱼要保险,因为只有产量大的鱼才会在大卖场或超市贩售。同样地,如要去渔港去买去吃「现捞仔」也希望能用此角度去选购。
8. 从「养殖取代野生鱼类」的角度(渔法)
同一种鱼如果有养殖的产品,则宁可选用养殖而非野生的,譬如虱目鱼、鲹、乌鱼、燕鱼、石斑等等,包括乌鱼已可完全养殖,也有养殖的乌鱼子,故应尽量不去买每年冬至前后南下到台湾海峡产卵的野生乌鱼子。近年来国际上的保育甚至于呼吁在选择养殖鱼类的,也尽量去选择草食性或杂食性的养殖鱼,而少吃以小鱼或鱼粉、下杂鱼作为饲料所蓄养长大的肉食性的鱼类,其理由是因为去抓更多的小鱼去喂养殖的鱼,不如直接去吃小鱼或食物网下层的鱼,如鯷、鲱、鲭、鲹等,才更划算。而相对地应少吃只吃荤的石斑、鲑、石首、鲈、笛鲷、虾等养殖种类。退而求再选择杂食性的鱼,或是饲料转换率高的养殖鱼类或养殖鱼场所生产的鱼。,养殖渔业固然可减缓对海洋渔业的依赖,但也有其负面的效应及环境的容忍力的问题,而有其发展的极限。如超抽地下水、辟建鱼塭破坏沿岸栖地、剩余饲料造成优养化、密度高造成疫病、引进外来入侵种及不当用药、用小鱼或鱼粉作的饲料总有小鱼被捕完的一天等等。
9. 从「底食」的角度(食材)
在食物能量的金字塔中,每上一个阶层,能量就减少为十分之一。如果我们能够直接从食物能量的金字塔的底层取食,可以得到的数量就更大。如文蛤、牡蛎都是食物底层的生物,鲭鱼或虱目鱼都是滤食浮游生物,或是属于草食性、杂食性的乌鱼、淡水养殖的鲤科及吴郭鱼等,也算是食物链比较底层的鱼类。
10. 从「尺寸」或「成熟度」的角度(食材)
鱼的体长与体重是呈指数曲线的关系,而非直线回归,故体型愈大的鱼会比还没长大的小鱼更值钱,亦即一条100公分的大鱼可能比3尾33公分长的鱼更值钱,如果鱼还来不及长大就被抓掉,并非最划算或对资源最有效的利用。以黑鲔及白鲳为例,抓小鱼来吃并不划算,也是浪费资源。但体型大的鱼也不能悉数捕捞殆尽,因为当母鱼成熟产卵后,体型愈大则愈能生,卵数多、卵孵化率及仔稚鱼存活率愈高等特性,换言之,鱼和人类不同,它们并没有更年期,也应让体型较大的母鱼有机会在海底存活下来继续贡献,而非体型愈大愈该先捕捞的传统观念。
11. 从「产季」或「售价」的角度(食材)
在市场上鱼价和菜价及水果一样,当季盛产的农渔产品会较便宜,否则售价会较高,不少鱼类也有季节性的产季,不同鱼种之间鱼肉的营养价值大致相似,站在省钱及保育的立场,实在没有必要去选购产量少、价格高,亦非产季或非当季的渔产品,除非是以加工处理过的水产品。又,由于野生的鱼类愈来愈少,愈来愈贵,反之养殖的鱼愈来愈多,愈来愈便宜,所以如果任何一种鱼在市场上有养殖的或野生的,站在节省荷包的立场,也应该去买养殖的而非野生的,如乌鱼子、石斑、笛鲷等之。既省钱又环保。
12. 从「替代食材」的角度(食材)
「潮鲷」是近来很热门的食用养殖鱼种,最近有人以处理过的「潮鲷」尾鳍来取代鱼翅,据说风评不错,未来可望减轻对鱼翅的需求。其实市面上早就有许多假鱼翅,也就是人造鱼翅,只是知者心照不宣罢了,但话说回来,如果人造鱼翅的口感不输天然的鱼翅,那么它应该就是一个可考量食用材料。「鱼鳔」或「花胶」之口感亦与「鱼翅」相似,可以替代。,同一种鱼,吃「活鱼」不如吃「死鱼」,只要渔产品新鲜即可,其营养价值相同,特别是珊瑚礁鱼类不少活鱼是违法用氰化物去毒上来的,也会间接杀死许多非目标鱼种的其他海洋生物。
13. 从「健康养生」的角度(食材)
台湾的素食食材之 及烹调十分精致,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包括做的生鱼片或鱼翅等,为了健康养生或「吃素环保救地球」,我们如能吃素的水产品,就比吃荤的水产品更好了。由于「生物累积」现象在食物网愈高层的大型掠食性鱼类,如鲔、鲨、旗鱼等体内所含的重金属的含量就会比食物网低层的鱼种要高出甚多,故孕妇及孩童也应避免吃过量的大型鱼类。2014年卫福部食药属宣布,为与国际接轨,大型鱼或深海鱼等水产品的甲基汞含量上限,将由现行的2ppm下修到1ppm,并在年底前实施。
14. 从是否有「基因改造」的角度(食材)
目前全球正关注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是否让基改鲑鱼上市成为之一个可食用的基因改造动物,这可能引起一场人类的肉食革命,影响将非常深远。此种「超级鲑鱼」,宣称长得快可缩短养殖期间,饲料换肉率高使得养殖成本大大降低。消费者、农民及保育团体仍担心基改农渔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如引发过敏、免疫力降低、生殖力受损等)、以及基改动物野放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伤害、基改种是否将成为优势种,以及是否有繁殖能力会不会与野生鱼杂交等的问题。由于现有关于基改农渔食品对人体安全性研究太少,更缺乏长期追踪分析,仍需要累积更多的科学证据来解开谜团。
可以吃
想清楚
不能吃
翻译编辑曼惪翋。
英文原文来自 谷歌。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 头条#?#海洋#?#环境#?#我在头条搞创作#?
保护海洋生物自然平衡 关于保护海洋和海洋生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