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盐的种类(宋代百姓是怎么获得盐的)
盐水鸡蛋怎么腌 北宋的盐户如何生产?现代人几乎都不知道,传统文化要了解
海盐的生产并非当真如此简单,海盐是北宋时期产量更大的食盐,也是分布地域最广的盐,由于海盐的产量乃至盐利在全国盐利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便使得国家对于海盐的生产 要求比较高,亭户们的食盐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因为要求高,海盐的生产多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验卤。
取卤即是取来煮盐的盐卤,北宋时候取卤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卤种类也多起来。
海潮积卤法。在北宋以前,这种 广泛使用于广东沿海的盐场,在积卤前需要挖一个坑,随后在坑的上方铺好纹路稀薄的布,布上再铺盖上茅草,久而久之,海边的沙子就会堆积在茅草上,等海潮来时,借着海潮之势浇灌,自然生成盐卤。等潮退,再用火把烤,直到坑内的气体全部消失殆尽,火把也灭了时,便是卤成之时,便可取出来煮盐。
后北宋时,浙东盐场盐民“皆取海水炼盐”,“炼以海水,所得为最多”。可见在浙东盐场海潮积卤法的实用性。,由于海潮积卤法依靠的是海潮,但海潮是自然现象,不为人所控制。所以海潮积卤法的发明与长久使用,带来的除了盐民们日渐精湛的取卤经验外,还有对于大自然规律的掌握。
经过北宋一代的发展,至南宋,盐民对于潮汐规律已能够掌握。并且记录很全面,一月之间有几次,分别是哪几日都记录了下来,以及哪几个月的土信,即卤坑上所覆之沙最厚重也有记录,其中提到“故旧法六月起火”。
盐民们都是六月开火,煮盐卤。北宋时取卤季节也是如此,只是对于这些规律摸索的记载,从南宋时才开始。并且南宋之后,浙东盐场的盐户、盐民们依靠对海潮以及气象规律的认识,在其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
刮咸淋卤法。这种 基本运用于福建滨海、浙东路以及淮南、北地区,具体操作 与池盐的生产 有部分类似,刮咸淋卤法的操作 是“倚海筑场,刮壤聚土,晨曦钓咸,漏窍沥卤,三日而工成”。
一共包括三步,之一步是开垦盐田,盐田即亭场,这点与池盐的之一步类似,均是先开垦出盐田,不同的是池盐随后便是将盐卤引入盐田,而海盐生产中所开垦的盐田,是在海滩附近,开垦出来只是为了使土变的松软,便于海潮来临时能够使海水浸入盐田。等日晒达到一定标准,亭民们就会开始第二步“刮咸”——即刮下盐田中那些浸染海水最多的盐土,然后将刮下的盐土都聚集到一起,堆成一个土墩,对于这个土墩的称呼,各处也不一样。
在土墩底部会有竹制的管道通往卤槽或者卤井。由亭丁,这些亭丁多数是老丁、小丁,由他们手持芦苇制成的簸箕,舀了盐水,从土墩上方往下浇,水流经过土墩,浸透盐卤,随着管道流入卤槽、卤井内。
晒灰取卤法。北宋时,浙东的取卤 多是刮咸淋卤法,而浙西多是晒灰取卤法,它的具体操作方式也有记载。同样是在盐田上运作,亭丁们在盐田撒上干土或者草木灰,将海水引入,风吹日晒之后盐霜会结晶,聚集在土灰表层。再凿地挖坑,用海水浇灌,生成的便是盐卤。
海盐的生产过程中,取卤完毕后,在煮卤之前先要验卤,以确保盐卤可以使用,从而生产出质量高的食盐,北宋时期淮浙盐的验卤技术也十分精湛。北宋以前,均是用饭粒试卤,北宋之后这一 便被淘汰掉,淮浙一带常用的是石莲验卤法,即将石莲放入卤水中,通过看他们的浮沉状态来判断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生产阶段。
浙东路对石莲的要求更高,使用的石莲需要既老又硬,但凡有一两颗石莲浮上来,或者均不浮上来,盐卤便不可用。若有三颗浮起来,说明盐卤快要达到要求,只有当四五颗石莲浮起来时,才代表盐卤完全可用。浙西路的验卤 只有南宋时期的记录,且比前几种 都更为先进,有了专门的工具叫做“莲管”,将石莲在不同浓度的卤水中浸泡,随后放入莲管,再将待测的卤水依次倒入莲管中,看石莲的浮沉度,便可以判断出卤水是否可用,以及它的浓度。这种 后来被广泛的推广以及使用。
在福建滨海地带,还有以鸡蛋和桃仁腌卤的 。盐卤的浓度并不类似,甚至每个地区都不尽相同,食盐的质量也不相同,卢秉改革盐法的时候就提出过按不同的卤水浓度来收取课盐,又叫“定分数”,因卤水浓度与食盐质量直接挂钩,且也代表了亭户们的制盐能力,所以说课盐数额的调整还是以亭户的制盐能力为主的,只不过卢秉在改革盐法时,挖到了更深层次的源泉所在。
食盐的生产 ,一个环节是煮卤,煮盐的器皿又被叫做“盐盘”,小点的则叫做“盐盆”,在淮东地区小点的盐盘还有个“镬子”叫法,盐盘有铁制与竹制之别,竹盘多是闽、广以及浙东部分地区使用,淮东以及两浙路其他地区用的均是铁制盐盘。煮卤方面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例如煮盐的盐盘,原先是方薄型的铁盘,但因过于薄,容易破裂,可若是换成圆厚型的铁盘,传热慢,煮卤的时间过久。
亭丁们综合这些优缺点,发明了新的铁盘由角铁组成的铁盘——厚度适中,传热速率刚刚好,且这种铁盘是由多片角铁组合起来的,可以随时的拆卸,十分方便,可大可小。这种新型的铁盘自然也有大小之分,大盘成盐250石,小盘成盐150石。
煮卤的过程并不复杂,在事先备好的盐灶上摆放铁盘,至于铁盘大小则视盐卤的量而定,可多可少。只是在煮卤的过程中,要以竹管不时搅拌盐卤,除此之外另有在煮卤过程中需重视的关键点。
可知皂角是一个重要的物品,在煮卤之前便要将皂角放入铁盘中。这是因为皂角中的一种成分,水解后可以生成皂荚皂甙元,再促进盐结晶,从而保证盐卤结晶的效率;,一铁盘的盐卤通常可以煮出三至五石盐;,亭户在收盐时,定要在它尚冒热气时收取,否则便来不及;,盐灶是多户共同使用的,一户使用完后,另一户接着使用,一天并一夜可生产出五盘,可见煮盐的效率并不算低。与海潮积卤法要根据海潮的涨息时间确定具体的验卤时间一样的是,煮卤的时间也是有所讲究的。
以上便是海盐的生产 ,取卤、验卤与煮卤,包括的收盐,每一个步骤在北宋时候都有了比前代更为明显的进步。
池盐“引池为盐”,在汉唐之前并非人工种植,均是自然形成,且因池盐的生成需要借助风的力量,这种风又被称做“盐南风”,而风是自然现象,所以汉唐之前的池盐生产多少笼罩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可知池盐的一个生产周期差不多是六个月,每年二月的时候垦畦,垦地开田,待到四月份时将盐水引入到盐田中,之后的四个月便任由日晒与风吹,八月时候盐就大 成,盐结成颗粒状,此时颗粒状的池盐还需再翻曝一次,随后盐便真正产成。
北宋时的盐田,即畦田,许多成梯田型,分为上下两层的,上层的盐水还可以流入下层,在池盐的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池盐的翻曝,畦夫们在翻曝池盐时,所用工具是耙,而用耙翻曝池盐这道工序,正是北宋池盐生产技术中的一个重要进步,能够熟练翻曝的均是拥有丰富种盐经验的老畦夫。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同的盐夫有不同的分工,有负责开畦盐田的,有负责引水的,同样还有负责翻曝与搬运池盐的。这些盐夫在生产过程中,缺一不可。
后来井盐业渐渐发展起来,固定的盐井也愈来愈多,人们经验逐渐增多,不再需要经常到处寻找盐源开凿盐井,可在固定的有盐卤的地方开凿,还可使用老井,直到北宋,盐井的开凿才有了新的进展,那便是卓筒井的出现。
北宋时井盐生产技术方面更大的进步在于卓筒井的发明,在卓筒井发明之前,川陕地区所用的盐井多口大井浅,每次开井均需耗费许多人力,并且运卤效率也不高,修缮时也不方便,此时卓筒井便应运而生。
有关北宋井盐生产技术方面的改进,还有一点,那便是“连灶法”,连灶法是指在同一个灶上摆放多个锅,一起煮盐卤,这样可以节省柴火,本来只运用于川陕地区的盐井,熙宁四年(1072年)时被王居卿献出,后在许多地方推广,主要用于酒务炊饮。
北宋时期,食盐销售与盐户之间的关系若有若无,在不同的盐法制度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关系时而浅淡甚至没有,时而亲密,北宋时候的盐法总体上是以榷卖为主,而在销售这一块,国家把关很严厉,尤其本文是以淮浙地区为中心。
在淮东路,亭户大部分都是完全拘隶于盐场,且国家淮东地区所实行的盐政基本都是榷卖,少数关键时刻才会实行通商,榷卖制度下,商人多是从官府处收购食盐,与盐户并无直接联系,即使有少部分贫穷的亭户独自将盐卖予商人,那在淮东路也是少见的。但两浙路不同,两浙路是私盐较多的地区,与商人直接打交道的亭户多于淮东路。
而食盐在最初的生产与最终的销售环节之间,还需经历其他如收纳与流通、运输的环节,这两个环节,亭户均曾参与其中。本节在分析销售环节以及它与盐户之间的关系前,先大概分析一下食盐的收纳与流通,并且本节只分析淮浙地区,此处食盐特指海盐,以北宋时期为主。
盐户管理制度方面比较淮浙地区与其他地区,则可 发现淮浙地区虽盐户众多,但管理制度却极规范。通过盐户内部的相处模式又可 看出中、下等盐户生活的艰辛。
宋代百姓是怎么获得盐的 宋代盐户管理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