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技术提高肉兔产肉率高的措施(养兔技术|影响獭兔毛皮质量的
影响宠物狗皮毛健康的营养因素 养兔技术|影响獭兔毛皮质量的八个因素及改进措施
养殖獭兔的主要目的是取其毛皮,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毛皮质量的优劣;影响毛皮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獭兔的质量
种獭兔的质量是决定獭兔毛皮品质的关键因素。如果种獭兔品种不纯、品种退化或体形变小,就会直接影响毛皮色泽,失去原有的色型特征,出现毛色混杂、绒毛稀疏、密度降低、平整度差、皮张面积小等现象,使獭兔毛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按一般规律,獭兔体型大,毛皮面积就大,商品价值就高。
,我们务必重视獭兔良种选育,对种獭兔进行提纯改良,精心选种。要严格淘汰不符合种獭兔标准的种兔,特别是公兔,从而选育出优质的核心种獭兔群,以切实提高獭兔毛皮质量。
二、性别与年龄
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一般母獭兔皮张幅度大于公獭兔皮,而公獭兔皮的板质较厚。獭兔年龄不同,毛皮质量有差异。一般以5~6月龄的青年獭兔的毛皮质量更佳,其绒毛浓密、色泽光润、板质结实、厚薄适中;而3.5~4月龄的幼獭兔毛皮,其绒毛不够丰满、板质轻薄、商品价值不高;老龄獭兔毛皮,因绒毛干枯、毛纤维拉力差、色泽暗淡、板质厚硬粗糙,其等级也较低。
三、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獭兔毛皮的质量。若整体饲养水平差、营养不良,会引起獭兔生长发育受阻、个体变小、皮张面积不符合等级。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18%,特别是含硫氨基酸供给不足时,常使毛质退化、绒毛空疏、毛纤维强度下降、针毛明显增加;如果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会使獭兔皮毛褪色、变脆、脱毛;若饲喂时营养过剩,则会出现獭兔腹部毛尚未脱换完,背部毛又开始脱换的情况。
在管理上,如果笼舍潮湿、卫生条件差、兔体不清洁等,轻者会使獭兔皮毛脏乱,重者会导致皮毛变性易断。
四、季节与光线
一般冬季的獭兔毛较稠密,皮板比较薄;而夏季的獭兔毛较稀疏,皮板较厚,且皮张易受损,不易贮藏。,特别是老龄獭兔,取皮季节更好选择在冬季,禁止夏季伏天取皮。光线对獭兔毛皮质量也有影响,强烈光线直射,会使獭兔皮毛失去光泽。
五、寄生虫与疾病
寄生虫与各种疾病,严重危害着獭兔的健康和毛皮质量。例如患疥癣、螨虫、皮肤霉菌病、皮下脓肿等,会使獭兔毛皮不平或皮层溃烂成洞,斑痕累累;一般病瘦獭兔的皮质较薄弱而枯燥,皮板粗糙、松软、韧性差,皮毛焦躁,缺乏光泽,失去了制裘皮价值。
六、取皮时机
把握好商品獭兔更佳取皮时机,是保证毛皮质量的关键环节。依据獭兔毛皮生长特点,宜适龄(5~6月龄)、适重(2.75~3.0千克以上)、适时(避开换毛期)宰杀取皮,以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如果取皮过早,则绒毛不够丰满、板质不成熟,成为轻薄皮而降低其使用价值。如果取皮过迟,则饲养成本增加,不合算。
如果在换毛期取皮,则皮板会产生斑块、皮毛不平整、绒毛长短不齐、无光泽,且毛易脱落,鞣制成熟皮后会成块掉毛,严重的会失去利用价值。
所以,对商品獭兔应认真挑选,务必做到“不足月龄、不到体重、换毛期间”不取皮。
七、宰杀与剥皮
宰杀时处死 不当,例如用刀放血、杀头致死或灌醋处死等 ,往往会造成血污,严重影响毛皮质量。,处死 应本着简便易行、致死快、不污染毛皮、保持尸体清洁和不影响毛皮质量为原则。
处死 可采用颈部移位法、棒击法、电麻法和空气注射法等。獭兔宰杀后尸体应放在干净、凉爽的地方,并要尽快剥皮,切忌长时间堆放,以防受热而影响毛皮质量。如果剥皮不当或技术不够熟练,会造成缺材、皮形不完整或歪皮(背部皮长、腹部皮短或背部皮短、腹部皮长)等,影响毛皮的利用率。
八、初加工与贮运
初步加工是保持獭兔毛皮质量和为改善外观美创造有利条件。若加工不合理、整形不当,则会造成“褶皱板”或皮形不完整;鲜皮处理时 不妥,会损伤毛囊,使皮板变色、毛绒脱落;晾晒不及时或 不当,皮板会发生霉变、“油烧”、“冻糠”等;撑皮用力过猛或撑拉过大,皮板干燥后会使腿、腹部皮张薄如纸,制裘时容易破损;皮张在干燥或贮存期间,若烟熏时间过长,会使皮板枯干发黄而失去油性光泽。在贮运过程中若保管不当,会发生虫蛀、鼠咬、变色、霉烂等,轻者降低毛皮质量,重者失去使用价值。
养殖肉兔好还是獭兔好 了解獭兔换毛规律提高养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