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悟的状态中找回自性(在开悟的状态中找回自性,使自己处变不
镜子时间长了看不清了 在开悟的状态中找回自性,使自己处变不惊,我们就不会迷失本心
开悟不是去拜访真相,而是让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多年的内在的真相醒过来。
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我们的心,只有我们的心醒过来了,我们就能明心见性。
什么是明心见性呢?明心见性是一个名词,它具有高深的义理,是一些哲学大师经常使用的说法。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明心见性”这个词拆开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明心即见性,见性即明心。
如果我们把两个词合在一起说,就可以理解为一体两面。如果把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像成语一样,在汉语表达上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明心见性,之所以难于理解,是因为难于表达,之所以难于表达,是因为必须离开语言才能明心见性。任何试图表达什么是明心见性的文字,都是不重要的,是可以忽略的。这就像我们在看月亮时,有人问,月亮在哪里,我们用手指月亮的“手”一样,我们通常都会忽略,只会关注月亮。
此时,月亮就是我们见“性”的体,是不会变的,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而指月亮的“手”则是可以忽略的,就像我们所理解的“心”,是用,是会变的,是可以忽略的。
体是看不到的,没有相状。若是有相状就可以看见,不能称作体。而相是可以看到,有相状就有作用。相与用不是体,本体即是自性。
自性是我们明心见性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对自性的认知、观点和思想,体现了我们思想境界的高度。我们对“自性”的理解与认知程度的高低,体现了我们对生命认知的高度。
如何理解“自性”二字呢?“自性”的“自”即是“我”。“性”即是性质状态。简单说就是“我是怎样的”。
“我是怎样的”呢?我是人格的中心,我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在我四周的其他系统像星座一样将我围绕,相互 在一起,从而促使我的人格统一、平衡和稳定。在我形成统合的人格后,我就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具有全然、合一的感觉,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我们有了人生目标后,“我”就会全力以赴,努力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境界。我们就会等到“我”的人格结构中的其他各个部分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分别独立出来后,“我”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自性”。
为了让大家能够理解这段话,我们现在来看一个案例。
1529年春天,王阳明临终时,弟子问他想留下什么话?王阳明只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便是“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在这八个字背后,王阳明是在告诉我们有形的物质终将逝去,人这一生,能够实现自我精神生命延续的,从来不是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生命觉醒,这种觉醒就是他知道为何而活。
,王阳明也在告诉我们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全息的存在。我们在生命之初,就被宇宙赋予了无限的生机与可能。当我们不再忙忙碌碌地向外找寻,不再依靠他人的确证检验自己,而是身心归位,向内觉察,审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时,我们心中的那颗明珠就自然地呈现出光芒。这就是“我心光明”,也就是明心见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明心”的“心”是虚妄的,是妄想心。这个“心”在想东想西,是假的,不是真的,是会变的。也就是说,“相”与“用”是由“分别心”而来,“分别心”是假的,所以“相”及“用”也是假的。若能明白体,即是见性。
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明心见性”,即是明白此心有“相”有“用”,乃是变化无常。其自性是体,无形无相,是常住不变的。只有心光明,则一切光明,我们就能找回自我,我们就能时时长养与生俱来的光明之心,就能“自我善待”高级的“我”。
这种自我善待,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就是要我们删繁就简,看清那些虚妄的贪念欲望,把那些精神内耗的人与事删减掉,为生活做减法,让我们内在具足的光显出来,透出来,照亮生命之路。
正是王阳明看透了这所有的一切,他才说“我们做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捷便易啊!”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和我们现代人,形是相同的,但心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口是心之门,我们的想法都是从口里说出来的,但从每个人的口里说出来的东西,却各有差别。
所以,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如何管好自己的口,这是一个大学问。囗有度,就可以从天理,依人道,通天道。如果我们管不好自己的口,结果就是去着无心,我们就难以开悟。
在修行路上,为了保持“形”与“心”相同,我们不仅仅要观心,还要在工作与生活,甚至是人际交往中保持清净心,平静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冷静睿智,从容不迫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局势。如果我们欲念纷呈,焦急浮躁,一定会干扰我们的先天智慧,不能冷静客观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我们是怎么分心的呢? 如果我们花5分钟去想想我们明天要做什么,我们刚刚所做的事与明天有什么关联时,结果还没过一分钟,我们的“心”早就游离于这种想法之外了。
据我所知,全宇宙还没有其他生物可以做到像我们人类一样,能够在脑袋里创造一个虚拟现实,并对现实中还没有发生的未来做出一种预测。而这种预测的能力,就是我们人类所具有的假设能力。
当我们用几种有可能发生的现实做比较时,我们也在规划着未来。大到人生规划,小到日常生活,我们都在规划着,预测着。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这种预测能力,这才改变了地球上的一切,这估计也是人类进化史上继直立行走之后的最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接着在花10分钟什么都不想,但往往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坚持一两分钟还行,但在几分钟后,我们就开始心猿意马,想东想西。这意味着,人类的进化给予了我们这份特别的却无法掌控的能力。但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其他生物有假设的能力,但这种进化来的超能力也是有副作用的,就仿佛全宇宙都在我们的脑子里,却由不得我们来支配。
当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脑子里在想什么时,我们就会被迫创造了这些均有可能发生的现实。我们不停地拿这些可能性与现状做对比,试图计算出下一步怎么走,这就是给我们造成痛苦的根源。比如嫉妒,后悔于过去,或担忧于未来,这都是只有我们人类才会感受得到的。
于是,我们去寻找根除这种痛苦的可能,我们开始采用科学实验来了解自己,我们开始摘下有色眼镜,毫无批判的去审视我们所有层面的经历。我们越是这样去寻找,我们就越会变得愈加的痛苦。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投入了太多太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的情感,就像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我们全身心地沉浸于其中。几分钟过后,我们则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看电影,大脑就会被影片影响,与现实生活中的事联系在一起,我们会跟着影片流泪,大笑,直到影片结束,耀眼的灯光把我们拉回到电影院时,我们仍有些神魂分离。但要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观看自己主演的电影“生活”,却越发的难上加难。
在现今忙碌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让头脑保持寂静几分钟都很难,即使坐下来想静一静,各种思绪也会像狂风暴雨一般纷乱涌来。而跳跃是头脑的本质,过度活跃就成了静心者的焦点所在。我们的头脑总是烦躁不宁,像拍动作片一样令人目眩。如果我们能够让内在的电影变成慢动作式的播放,这样内在的喧闹安静下来,我们就不会触及到别样的景观。
此时,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带着短暂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活着。这是初心,活下去,过日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昨天,今天白癜风网小编,明天。今天白癜风网小编所受的,昨天所造的。今天白癜风网小编所作的,明天所面对的。
慢慢地,我们就会认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看不清当下,也看不清未来,所以我们又陷入迷茫,历史又不断重演。过日子,离不开物质。吃穿住行。吃饱是生存,吃好是能力,会吃是生活,如何吃是学问。是故人来世间,有性命,生命,使命之别。一顿饭,有形,神,魂。
慢慢地,我们就会懂得人生的路,很短,也很长。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茫茫众生,心性万千。时代与环境,造就人心,也造就人性。今生有幸,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不存在生存的考虑,面对生活的选择。心性的复杂多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任性是恶魔,人性之善恶走向极致。我们都让物欲迷住了心智,我们已经找不到了自己。
经过生活的磨炼后,我们逐渐让狂躁的心智活动沉静下来,逐渐在放松、舒缓,自在,无念的状态中找回自性,使自己能够镇定自若,处变不惊。
在我们有了这种境界之后,我们就可以不随外物流转,不追随幻境而迷失本心。当我们本心的力量足够强大,可以实现境随心转,通达无碍的般若境界时,我们就走向了开悟,也就走向了明心见性。
我们在明心见性后,就能意识到这世界唯有变化是永恒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存在。很多改变往往就在一瞬间突如其来,令我们猝不及防。
我们也就能够认识到我们在涉及任何行业时,只有亲身体验和经验,才有可能摸索出自己的 来。有时天时、地利和人和,也要因地制宜,才能有效地改善问题的根本,才能在发现问题后,找到解决的 。
我们才能看清很多人为什么会问当初的事和原由,也许我们会说当时并没有去想那些可能,并且会发生的问题,这是在事后的事情,才会冒出许多提问来。当时没有想,过后也就不会再去思考。
只有在发现问题,遇到挫折时,才会去摸索和实践,但并不会就可以解决问题。只有从根本出发去思考,去探索,才有可能把所有问题解决了。不然,我们只会在摸索的过程中,循环往复地寻找前因后果,怨天尤人,从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这些磨难和挫折,就不可能激发出新的智慧。毕竟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只不过我们通常都是边做边学,甚至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已。
至于在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被外在的因素所影响了。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是我们在做事时,没有事前去思考我们做事的结果是什么。在得到结果之前,我们也没有思考采用有效的 和根据,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因而,在遇到问题时,就无从改变,使问题越来越麻烦。
在实践中,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更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在探索的道路上滚爬,我们要一边拉车,一边抬头看路。如果我们只顾一路低头拉车,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针对性,都需要专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做到专注于同一件事情的人并不多。,对于有些人来说,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认清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才出现了无法做到专注。
我们如果能够认清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并且能够做到专注,我们就能自律自控,就能沉淀自己,就能找到有效的 ,让自己在困境中化茧成蝶。
以我个人为例,在我过去的人生岁月中,只要我在创业路上遇到挫折,我就会回归到“自律,沉淀,破局”这六个字上,不断地反思自己所犯的错,并想办法改正或弥补,使自己早日从逆境中得到突破。这种突破,使自己有了开窍或开悟的可能。
所以,任何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有不断地反思,并且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才有可能开窍或开悟,才有可能使自己走出至暗时刻,走向高光时刻。
,也有些人会例外,他们刚遇到困难,就有可能得到贵人的指点和帮助,从而缩短开窍或开悟的时间,很快地走出人生困境,走向成功的殿堂。
即使这样,还是有些事情已经生了,已经造成了恶果,这种恶果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其中,难免会有一些让我们不忍面对的既成事实,比如破碎的感情,离去的故人。,只要我们在开窍或开悟后,我们也就可以心神不乱,坦然面对了。
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心神不乱,坦然面对,这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得够多了,我们面对挫折时也就无所谓了。
由于我们经历得太多了,抗打击能力自然也就变强了。如果达到了百炼成钢的境界,我们自然就可以面对一切困难了。
正因为这样,我才说一个人在历经风雨之后,如果能够处变不惊,越是镇定自若,就越容易扭转不利局面,就容易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所带来的苦闷,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开悟后用心体味人生的感受 怎么才能恢复自己本有的清净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