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大特产(福州三大特产是什么介绍一下)
福州地方名吃推荐3354福州三宝篇
1、福州脱胎漆器 [福建福州晋安区]
福州三宝之一,质地轻盈坚实,造型古朴典雅,纹饰丰富多彩。其产品包括漆画、屏风、花瓶、茶具、烟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来,他在巴拿马、芝加哥和巴黎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许多金牌。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画家沈绍安在一座寺庙中发现,大门的匾额木料虽已腐烂,但漆灰夏布的底坯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少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国后,他不断琢磨和实验,继承和发扬传统漆艺,创造了最早的脱胎漆器。沈绍安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
脱胎漆器的 分为脱胎漆器和木漆器。脱胎是用粘土、石膏、木模等制成的胎坯。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一层一层地装在胎坯上。经阴干后,将原胎打碎或脱去,留下漆布的形状,再经除尘、抛光、磨漆、施各种装饰花纹,成为一件光亮华丽的“脱胎漆器”。木材以楠木、樟木、榉木等硬木为主。直接画的没有脱胎。这一过程与脱胎布的过程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它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历史上曾被作为宫廷珍宝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珍贵国礼送给外宾。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用'珍贵的黑宝石'、'东方稀世珍宝'、'饰光'、'世界国宝'等词汇来形容福州脱胎漆器的精美。
福州脱胎漆器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漆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品类在全国漆艺界首屈一指,大的如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的大漆屏风、彩绘花瓶、仿古铜狮,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18大类1200多个品种。质地坚轻,造型独特,装饰手法丰富,色彩明亮和谐,可谓集众美之大成,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生前曾题诗一首,称赞福州脱胎漆器‘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福州脱胎漆器作为脱胎技法与漆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不易,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著名艺术家黄氏,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著名艺术家甘告诉记者,福州脱胎漆器的 有两种一是脱胎漆器,用泥料、石膏等 。成胚,用漆作粘合剂,再用夏布(苎麻布)或丝绸布一层一层地裱在胚上。在阴凉处干燥后,取出原始胚胎并留下。二、木质轮胎和其他材质的轮胎,材质较硬,直接喷漆不脱胎,工艺基本和脱胎一样。
福州脱胎漆器的特点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的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丰富多彩的装饰。其传统装饰手法有黑光推法、彩光推法、薄漆、彩漆镶金、织锦纹、红漆镶金、嵌彩银、台花、嵌罗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发展了宝石闪烁,花下沉,绘画浮雕,漆雕,仿色换窑,绘画等技术
说到福州脱胎漆器的发展史,人们总会把它与沈少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迄今为止,福州工艺美术界一直将“沈少安”二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著名漆艺家、沈少安第六代孙德明的徒弟王伟娥先生告诉记者,沈少安早年是画家,在福州杨桥路双桥桥附近开了一家'沈少安'老店,从事油漆加工, 销售漆筷、漆碗、神木板等小商品。福州是当时八闽的首府,手工业比较发达。漆器业虽然在各类手工业中首屈一指,但竞争激烈,生意不易。,福州从南宋就有漆器,清初就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过时的技术影响了漆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店里生意清淡,沈少安时不时就去官厦或寺庙作画。有一次,他在一座古庙里干活,发现庙门匾额上的木头已经腐烂,但镶有漆灰色夏布的底坯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少安从中受到了启发。回国后,他给老牌匾做模型,先用粘土把模型塑造好,然后在模型外面装上夏布,涂上蓝漆,等漆干了再把粘土模去掉,重新涂上。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制成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研究过沈氏脱胎漆器发展史的王维方之子王旭告诉记者,沈绍安创造的福州脱胎漆器,经过年轻一代的不断努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920年,第五代沈绍安、和荀将泥金和泥银混合成漆料。在原有的红、黑、朱、紫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金、银、青、苹果、青翠、青铜等新的色彩,彻底改变了漆器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出来的作品绚丽夺目。清光绪年间,沈和荀精选脱胎漆器作品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并获金奖。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随后,申、姚、申、沈有兰等申氏脱胎漆器系列产品被选入意大利、美国、柏林、伦敦等地的博览会展出,并获得各种奖牌,声誉日隆。
福州脱胎漆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福州角梳 [福建福州仓山区]
在福州的手工艺品中,如今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依然保持平民本色”的惟有角梳了。走进寻常一家工艺品店,大都有角梳卖,价格也不贵,20元上下,让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种享受。不知是生活好了要求便高了,还是商家的促销策略,人们说,用角梳梳头,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温润而不挂发,还有加速头皮血液循环,能增强免疫力,清炎凉血,镇痛止痒,防止静电,不脱发,祛屑护发,舒筋活血,安神健脑,促进头发生长等独特的保健作用。
一把寻常的梳子,福州人把它精雕细琢,竟创出达数十个品种,有半月形的京梳,有一端齿间宽、一端齿间窄的鸳鸯梳,带柄的烫发梳,还有广式的、西式的、英雄少年式的等等,名目繁多。更有一种成套的梳子,它以穿山甲、狗、猫、虎等动物形状配套,或以古琴、琵琶等乐器形式配套,浑然一体,画工精巧,形象逼真,有些人甚至将它作为室内的陈设品,以供观赏,外省外乡人更是慕名前来购买。
福州角梳的选料和 工艺更是十分讲究,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南 牛”(南方水牛、黄牛)和 “北羊” (新疆、内蒙古绵羊)的角,选蹄也只选取生性水牛蹄,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这还不算完,还要按照梳势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等,贴上金银箔方为成品。
1976年在福州新店出土的南宋贵族王升墓中,发现牛角制的黑色半圆形角梳六个,可见福州角梳至少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30年代,福州的角梳业进入鼎盛时期,大小店号达一百五十家,邹振记角梳庄的“飞鹰牌” 、“ 李厚记角梳庄”的“航海牌” ,“润光厚角梳庄”的“童牛牌”角梳最负盛名。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童牛牌”角梳与脱胎漆器、纸伞同获金奖,被并称为“福州三宝”。1935年前后,邹振记角梳庄的创办者邹元华研制成功之一台“ 电动锯角机 ”,重金聘请漆画工艺师朱庄,运用漆画工艺技法,在角梳齿路上方绘制虎、豹、狮、象和古典人物、山水景色,在国际性工艺品“小吕宋赛会”上获金奖,据说巨商胡文虎曾出价半斤黄金购买获奖的“牛角虎梳”(不上3两重),角梳价比黄金,一时被传为佳话。
俗话说 “ 千过梳头,头不白 ”。用角梳,连梳头的 “仪式” 也不同了起来每天早晚用牛角 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据说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有此宝物,福州女子便格外的标致起来,要不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怎会如此赞叹??福州女子美的水准竟高 过苏杭女子数倍,个个“像是希腊古代的雕塑人形了”呢!
3、福州纸伞 [福建福州马尾区]
南方多雨,伞成了福州人居家必备的工具之一。福州有一俗话叫“包袱伞”,意指福州 人出门的包袱中必有伞,可见伞与福州人生活的关切程度。福州的纸伞业繁盛于清代,到了清末 民初,全城纸伞店最多时达三百余家,其中以位于中亭街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杨常利的 伞既能遮挡炎炎烈日而不发泡、不爆裂,还能抵挡倾盆大雨冲淋而不脱骨、不漏水,甚至伞面绘制的图案色泽也不会变。
福州纸伞品种繁多,主要有花伞、明油伞、丝棉纸伞、蓝绿硼伞、双层花伞、绢印采画花和绢印套色童伞等。和其它工艺品一样,即便是小小一把纸伞, 的工艺也是丝毫马虎不得的。伞骨必须是闽北5年以上的青山老竹,韧性大,弹力强,经过特殊处理,能防霉、防烂、防蛀。伞面用的是本省特有的精制棉纸,拉力强,刷上纯洁无污的柿油,再刷上粘性大的桐油,绘上花鸟、人物、山水等图案,俗称“花伞”。一把伞必须经80多道工序才算完成。不论日晒、雨淋、风吹,都不破裂、不褪色、不变形,还可防雷电。福州的传统制伞,分为相互独立的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五大部分,能完成其中之一便可称为“全艺”,可见技术专业到何种程度。福州纸伞业中制伞骨质量更好的当数“后洲帮”,制伞柄最有名的则是洋中亭王依犬家;伞画艺人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
如今,福州纸伞由于工艺复杂已悄悄离开繁忙现实的都市生活,但它却作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仍深受人们喜爱而被欣赏和收藏。
福建福州特产有哪些特产 福州特产有哪些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