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顺口溜里的数字街巷(长沙顺口溜大全集)

生活常识 2023-04-20 13:50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农村建房巷口怎么留 长沙顺口溜里的“数字街巷”(五)

不管是匆匆来去的游人过客,还是久居于此的长沙老口子,相信大家对长沙城区的地名都会泛起一丝好奇的情绪,忍不住想要探究地名背后的故事。尽管这座千年古城留下的风格各异、别具特色的古遗迹和书籍中记载的面貌早已不同,但在这些古老深邃、活泼俏皮的地名中,我们却可以轻松捕捉到长沙古城发展的历史轨迹

“半湘街,一步两搭桥,三公里,四方塘,伍家岭,六堆子,七里庙,八角亭,九(韭)菜园,十间头,百善台,千佛林,万祠巷。”

这是一段流传在长沙老口子中关于长沙老街巷名的顺口溜。事实上,这样的顺口溜不止单个版本,在长沙,从“一”到“九”开头的街巷大多不止一个,人们可以自由组合,编出很多类似的顺口溜。

这些老街巷名的顺口溜之所以源远流长,不仅仅是字面上恰如其分的韵律节奏,更是每一个地名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历史。它们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似一杯陈酿,让每一个热爱长沙的人沉醉其中,陶醉其里。

“八”字街巷三代“八角亭”,见证三时代

说到“八角亭”,大家自然联想到的就是“长沙城中心”。的确,作为长沙雷打不动的市中心,八角亭所在的区域历来都是人流聚集地。

但在过去,最初的“八角亭”并不是在如今的步行街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八角亭”修建于2002年,是一个仿古建筑,从时间上来看,这是属于长沙的第三代的“八角亭”了。

如今在黄兴南路步行街口的八角亭,是长沙的第三代“八角亭”。

“八角亭”的之一代要追溯到明朝时期。1477年,吉王在长沙就任藩王,此时的他才21岁,恰逢岁月静好的时期,吉王把爱盖房子的爱好发挥到了极致。他在之前潭王府的基础上不停修建建筑,到吉王72岁去世时,他的“吉王府”几乎占据了半个长沙城的区域,也正是如此,“半城王府”的名号应运而生。

吉王府复原模型,仿故宫而建,位于长沙正中,坐北朝南,东起尚德街与东牌楼街相交处,西到药王街与三泰街相交处,北至中山亭,南到司门口。

当时吉王府里的药王街口到福源巷口,是吉王欢迎宾客的场所,为了彰显皇家的气势,吉王在街头和街尾盖了两个八角攒尖亭,长沙之一代“八角亭”就出自此。不过随着张献忠的起义军攻陷长沙,之一代的“八角亭”和吉王府在熊熊烈火中消逝了。

第二代“八角亭”诞生清朝。当时这里商业发达,绸布庄在这里一开就是十几家,许多有钱人经常出入于此。清朝中期,一个靠绸布业起家的蔡老板买下了“八角亭”附近的地,为了凸显自己的成功形象,他根据过往的资料仿造吉王府给自己盖了一个宅子,宅子更大的特点就是从外面看,都能看到宅子里的“八角亭”。 上流传赵元任先生拍的长沙清末老照片就能看到这个“八角亭”。1938年,文夕大火的肆虐,二代“八角亭”也随之焚毁。

1920年10月26日中午摄于八角亭东侧鱼塘街的“天乐居旅馆”。鱼塘街的“天乐居”旅馆为民国时期长沙著名旅馆,兼营餐厅、浴室、茶馆。图为作者从天乐居远望长沙城。后这些建筑都毁于文夕大火。

今天白癜风网小编长沙人心中的“八角亭”印象,自然是因为步行街口的八角亭存在得来的认知。但这并非长沙历史上的八角亭,而是在21世纪初修建的第三代“八角亭”,它的位置相比历史上的“八角亭”也有了些许迁移。历史上的八角亭地段,变成了王府井百货,福源巷亦消失在茫茫时光中。

八角亭公交站。

“九”字街巷种韭菜的“韭菜园”,曾是中国青年向往“圣地”

和许多人料想的没错,“韭菜园”确实就是以种植韭菜闻名,不过,那是一个世纪多前的事情了。从这张1913年的长沙地图来看,“韭菜园”的名字在当时已存在,而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韭菜园地势平缓,有大片菜地和稻田以及几口水塘,这里虽处城郊,但离城市中心地段并不远,居住在此的农家平时在菜地里忙碌,适逢集市就挑着菜去往城区,为长沙人民献上新鲜的蔬菜。

1913年的长沙地图。(图片来源 )

除了韭菜,韭菜园承载了许多历史的过往

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韭菜园是地方军队的演武场,很多军官在此居住,建了不少公馆。在长沙的老火车站修通时,“小吴门”车站就建于此,20世纪七十年代废弃,有一条横跨五一路的铁路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才彻底废弃。火车来的时候,五一路上的人和车都要停在一旁,等火车过去了才继续通行,很多人因为这条火车道或多或少的有过几次上班迟到的经历。

1955年的长沙老火车站(小吴门) 。(图片来源 )

1917年,美国基督教会在此开办湖南圣经学校。创始人为美国内地会教士葛荫华(Frank Keller),他1901年来长沙进行传教活动。这所学校在创办后,经过几年的建设,很快颇具规模。圣经学校环境清幽,建筑美观,是当时长沙城的地标之一,号称是全湖南最讲究的建筑。1937年张学良就曾被软禁在湖南圣经学校数月之久。

湖南圣经学校全景图。(图片来源 )

就在张学良被囚禁在此数月被转移后的1937年底,韭菜园因一事变成了当时中国青年向往的“圣地”。这一年,当时中国更好的三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迫于战事南迁,把校址定在了当时离战事还有点远的长沙,联合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在此继续办学。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在此居住过,李政道、杨振宁等人在此学习过。而数月之后,从这里走出的“长沙临大”,迁往云南,成为了西南联合大学,日后它被称为中国更好的大学。

湖南圣经学校大门。(图片来源 )

建国后的1951年,学校由湖南省基督教三自革新会接办,1955年并入到北京燕京神学院。此后校舍及其附近便成了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驻地,如湖南省委、军区机关,省建行、劳动社保局等。经过多次翻修后,仅有一栋老建筑尚存,现为几家省直单位的办公场所。

位于韭菜园路的湖南米粉街。

如今提起“韭菜园”,它已经成为无数爱吃粉的朋友聚集的“网红打卡地”,这里有聚集湖南14个地州市最地道正宗米粉的“湖南米粉街”。它南连接五一大道、北临八一路,约400米的街巷聚集几十家门店,堪称米粉博物馆,超大占地面积,专为米粉而生。

米粉街的“打卡地”之一,只因墙上有“长沙”。

渺渺晨曦,悠悠岁月。长沙“数字街巷”的背后是诸多故事的渊源和传承。下期我们为您解读“十”“百”街巷,捕捉长沙的城市过往。

长沙顺口溜大全集 长沙土话顺口溜大全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