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谁的地位更高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谁地位更高?
“晚清四大名臣”特指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个排序是有先后的。
01.曾国藩
曾国藩,手创湘军,积十余年之功平定太平天国,挽狂澜于既倒。
开“洋务运动”之先河,首创“安庆内军械所”。
晚年处理“天津教案”,虽有争议,亦不伤老臣谋国之忠。
另,曾氏幕府人才辈出,为晚清官场提供能官良吏,晚清吏治为之一振。
曾国藩死于两江总督任上,得谥“文正”,为谥之极美。
曾国藩不世之功皆在平定太平天国。其不易之处在,太平天国星火燎原半个中国时,历经万难,创办湘军,开团练之始。
其后李鸿章创办北洋,袁世凯创办新军,皆效仿而已。
曾氏以一己之力延清王朝半个世纪。
此言听之甚耸,然终不为过。
惜曾氏一生之最仅为疆臣之首,未进中枢,虽有谋划之功,然无决策之权。
盖其行为,皆创先例,为后世模板。
02.李鸿章
李鸿章,为后世争议之最,毁誉参半,尚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之诟詈。
李出身曾氏幕府,一生执学生礼;薪尽火传,以曾氏“门生长”居之。
李手创淮军,平定苏南及捻军;手创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李为洋务疆臣之首,配合中枢恭王奕?推进洋务运动,创“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企业。
李为晚清外交总使,出使欧美,签订《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中堂死于直隶总督任上,得谥“文忠”,为慈禧太后称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一生“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为曾左后晚清之一重臣。
其乘“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而起,于其中辗转腾挪,耗尽心智“裱糊”清王朝。
李鸿章此生官场沉浮,上无愧于帝后,中无愧于同僚,只是不知是否下无愧于人民?
诚有所谓“卖国”之举,养虎遗患之诬,然当时当世,积贫积弱,舍李而谁。
在予看来,李鸿章当谥“文正”,惜前有先师,时有物议,不得成行。
以胡林翼之文忠,可比李鸿章之文忠乎?
03.左宗棠
左宗棠以“今亮”自诩。
孔明内政可比管萧,将略实非所长,然左宗棠之功皆在军事。
左初入张亮基,骆秉章幕府,于长沙抵御太平军,峥嵘初现。
其后封疆闽浙,平定太平军残部。
其后平定陕甘回乱,并收复新疆。
左之军功,堪比曾氏,内政少差,得谥“文襄”,“辟地有德”曰襄,赞其军功也。
左宗棠与曾李师徒之争长愈半生,为晚清官场之一景。
04.张之洞
张之洞科举出身,后为清流首领,其人庸于做事,精于做官。
任职湖广总督其间,修建芦汉铁路,兴办汉阳铁厂,重视教育,开湖北风气。
戊戌变法期间,投机变法,摇摆不定。于义和团期间,亦有此表现。
后入职中枢,为李鸿章其后重臣,瑕不掩瑜,四代老臣谋国之心拳拳。
张之洞死后,身无尺寸战功而谥“文襄”,为后世哂之,亦可见其好浮名。
张之死,标志晚清重臣集体凋零,国运尽矣,三年后,清帝退位,清朝灭亡。
小结
以予所见晚清四臣,以曾,李,左为首,而张差之。
曾左以军功成,李虽有军功然非其所长。
曾以风气之先居首,左以军功之盛居三。
然就所参与中枢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李鸿章为最,其身后评价争议亦最。
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 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