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家吃席的经典散文(乡村宴席散文)
吃席是什么意思 乡土散文吃席
乡宴
小时候最热衷的一件事就是去吃席,河南乡下叫做吃桌,那兴奋劲不亚于过年,乡村酒席吃的一种传统,一种味道,一种怀念,是对过往生活一种牵肠挂肚的念想,是回不去的童年,是家乡的味道。
每年的腊月,中原的乡村,鞭炮声四起,家家户户都有办事的机会,但凡是婚丧嫁娶,都要摆桌宴客,大人孩子都开心,婚宴有婚宴的规矩,白事有白事的做法,不变的是家乡人之间的这种深厚情谊。乡宴是我们小朋友的乐土和天堂,有吃不完的美食,看不完的热闹,在那个没有微信,没有 的年代,人们过得并不寂寞,有各种节日和美食安慰我们的内心,仪式感满满。
这个时候,“猪二哥”就不开心了,村子里的杀猪匠忙得不亦乐乎,东家请,西家叫,村子里到处能听到猪的嚎叫声,那种撕心裂肺地嚎叫,都说笨猪笨猪,其实猪一点都不笨,还很聪明,也知道自己即将走向断头台,所以拼命都要挣扎一下。我家的猪临卖的前一天,妈总是给猪吃得特别好,大概是“断头饭”的意思,猪二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白癜风网小编的伙食这么好,低下头抢食,公猪比母猪厉害,看来自然界也一样啊!雄性总是强势一些,不管怎么样也挣脱不了被宰杀的命运。寒冬腊月,天气寒冷。猪杀了有天然的大冰箱,肉也不怕坏,经验老到的乡村大厨总是能够做出乡亲们爱吃的菜肴,到了办事这天,所有的亲戚都来了,院子里人声鼎沸,厨师团队已经备好菜,“猪二哥”已经变成肉丝,扣碗,条子肉,凉拌猪耳朵,还要搭配上其它的鸡鸭鱼肉,四盘八碗是基本的标配,还有烧鸡和焖鱼,汤也有几种味道,流水席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上菜速度够快,有人吆喝,有人送菜,有人接菜,大家吃得不亦乐乎,好不开心啊!新娘新郎穿着红彤彤的服装,化着红脸蛋,头发一大捧红色的花朵衬托得格外好看,娇羞的样子惹人喜爱。
这个时候宴席进入 ,压轴大菜红烧猪肘子上场,猪肉软烂入味,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吃完猪肘子,还有热腾腾的肉丸子汤,酸渣汤,苹果汤,还有酸辣可口的鸡蛋汤收尾,我们自嘲是滚蛋汤,喝点鸡蛋汤宴席就基本结束了,宾客们聊天谈心,主家办事的忙着回礼,这一年的辛苦早已经在这杯盏之间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浓厚的情义。
现代人工作繁忙,不喜欢去串亲戚,大家走动得不多,唯有在过年过节才能见面叙旧。虽然物质丰富,却总是感觉缺了什么东西,一种精神上的缺失,一种文化血脉的断层。
乡宴作为我们童年时光的一部分,有农耕时代文化的烙印,有传统的人情往来,更有美食文化的传承。怀念故乡那热气腾腾的乡宴,有乡村大厨的挥洒自如,有红烧猪肘子的香甜,还有酸辣鸡蛋汤的可口,还有家乡宴席上热腾腾的大白馒头,还有那熟悉的乡音乡情,以及刻在骨子里家乡的味道……
审阅梁厚俊
简评此文短小精悍,文字顺畅,“留下来的是浓厚的情义”浓浓的乡情、乡亲、乡愁使人回味有趣。
终审严景新
作者畅会晓,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喜欢文学,并且乐于记录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现在在深圳工作,工作之余喜欢爬山,阅读。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乡村宴席散文 姓席的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