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德论文教学(王世德论文的写法)
怎么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王世德先生怎样写论文
怎样写论文
王世德 | 文
全国高等学校从七七级开始,恢复锻炼写作学术论文的制度三年级同学要写学年论文, 四年级同学要写毕业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从 1981 年起,全国要实行学位制度,凡申请学位的都要提交学术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这是为加速提高我国学术水平,以适应四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关心怎样写学术论文的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供大家参考。我从1957 年到 1961 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文艺理论研究生,1960 年在杨晦老师的指导下写过毕业论文,在杨晦、游国恩、吴组缃、林庚、王瑶等教授组成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下进行过论文答辩。1961年毕业分配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后,指导过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的写作,担任过毕业论文答辩的审查委员,在1962年5月27日《光明日报》 上发表过一篇文章 《谈谈写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今年5月,系上又要我给七七级同学做过一次如何写学术论文的报告。现在,在这些文章和报告的基础上,再做增补,写成此文。
一、几种论文的区别和联系
大学三年级写的学年论文,四年级写的毕业论文,大学毕业后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论文,四种论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我的体会,它们是由浅入深的关系。四种论文在学术水平上有区别学年论文是在大学读了两年基础课,具备了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初次锻炼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能力。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初试论文写作,主要是取得撰写论文的经验,初步掌握撰写论文的 ,为今后写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奠定稳实的基础。在大学的前两年,基本上是听讲、看书,接受前人已有知识;而写论文,就不是听讲、看书、做笔记、汇总前人知识了,而是要求自己运用前人知识去开始解决一些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了。这就是撰写学年论文,面临的新任务。因为是初次学做一件新的工作,所以学年论文的写作是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论文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可以小一点,但却又必须是本学科中比较重要的。自己应该尽可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毕业论文,是在撰写学年论文,取得初步经验后写作的。它的题目比学年论文应该大一点,深一点,其基本标准,我认为应该是通过毕业论文,可以看得出它反映作者能否运用大学三四年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它的题目,不可能囊括三四年来所学的全部知识,也不可能囊括本学科的全部基本问题,甚至也不可能囊括本学科某一基本问题的全部。如果它只论述某一基本问题中的某一重要侧面,或是多年来、或是当前大家感到有疑难的某一点,也是可以的。为了要解决这一点, 需要动用三四年来所学的基础知识,需要有正确的观点和 ;论文论述的虽只是一点,却可以反映岀作者的学术水平,解决问题的 和能力。所以,写得好的大学毕业论文,达到了学士的水平,就可以取得国家授予的学士学位。,论文的题目虽然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却不应该是鸡毛蒜皮、无足轻重、没有重要意义的随意一点,而应该是在本学科中带有基本性质的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对作者说,这是没有做过的新工作。所以,毕业论文的写作仍然应该是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术论文,相当于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其学术水平,应该更高,应该能反映出所掌握的某一专业知识的深广度,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有独立的新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硕士论文的写作,在有条件的时候应该在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它更多地要求作者独立思考。
申请博士学位的学术论文,应该能反映出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的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这种论文,是在作者有了相当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研究能力后独立撰写的。
四种论文,由浅人深,前者为后者做了准备,提供了经验。这种准备,可以表现为四种论文都是论述一个专业问题,逐步扩大加深;也可以表现为四种论文论述四个不同的专业问题,但前者在研究和写作的 上为后者准备和提供了经验。正因为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有为学位论文提供经验的意义,所以在一开始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时,就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写作 。下面就想着重在这方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二、明确写作论文的主要目的
要确立一个指导思想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开始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专门学术问题的 ,锻炼撰写论文以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
通过论文,也可以考查出同学已掌握的知识面的深广度和写作表达能力等等,但写作论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此。考查掌握知识的深广度,主要是各种考试的任务;考查写作表达能力,是写作课写作练习的任务。一篇论文,不可能反映出同学已掌握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仅限于反映出能否字通句顺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明确了主要目的,就可以由此解决一系列问题,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因为一篇论文不可能反映岀已掌握的全部知识,所以就不必企图在一篇论文中塞进自己的全部知识,不要以为塞得越多越好,不要想借此炫耀自己知识渊博。应该着重考虑的是, 如何针对自己选定的论文主题,在此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动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能有助于分析和解决这问题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学习正确地提岀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 , 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明确了这个主要目的,就不必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初学者这样做,往往容易罗列众所周知的已有知识,写得大而空,不能切实地提出和解决一点新问题)。所写的主题, 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如果能动用已有知识 并扩大加深对有关材料的掌握,往深处钻研和挖掘,能够提出一点新的见解,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表明自己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 ,初步具有了独立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那么也就达到了写作论文的主要目的。虽然所论述的是一个小问题,既然作者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 和能力,那么他今后也就能以此 和能力去解决其他专业问题。所以,学习 和锻炼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也,同学要求教师的,主要也应该是指点科学研究 、写作论文的 ,而不应是要求教师告诉有关这问题的全部材料、知识和论点。一方面,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同学研究的专题都做过研究,都已有完善解决问题的结论;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要教师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并不能培养和锻炼同学自己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说可以减轻教师的责任,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毫无疑问,教师应该在同学写作论文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具体的 论的指导。
由于教师比较熟悉这一专业的难题的来龙去脉和关键所在 ,知道可从哪些方面去找材料,哪些材料是重要的、必读的,该如何发现问题,该从哪些线索入手、找到突破口,该针对哪些焦点去深入钻研思考,所以教师应着重在这些方面给同学以指导。
由于我们把主要目的着眼于使同学得到锻炼,学得科研 ,所以,上述各点,也不一定要求教师一开始就和盘托出,全部告诉同学。更好的做法是先让同学自己试着去找材料, 区分重要的与不重要的材料,寻找突破口,进行分析和研究,要求同学经常向教师汇报自己每一步做法,存在的困难和疑问。然后教师针对同学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在治学作风和研究 上给予指导,及时指出同学自己没有发现的不正确之处,不周到不细密之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如何克服缺点的正确途径。让同学自己先试着做一遍, 然后帮助他认识到不足之处,帮助他掌握到克服和改正的 ,这样的指导能对同学有切实的功效,使他能牢固地深刻地领会和掌握,一辈子也不会忘却。不经过他自己实践,轻易告诉他全部 和观点,给他的印象往往是很浮浅的,他并不一定能有切实的领会,并不一定能牢固地掌握住。
三、要有写作论文的勇气和信心
很多同学初次撰写论文,常常有勇气和信心不足的问题,这和他们有一个错误的指导思想有关他们往往认为写论文必须要有广博的学问,他们认为自己还太年轻,读的书还太少, 知识不足,没法写论文;在这时写论文,自己最多只能到书本上去抄录一些现成的论点和材料来,自己很难想出新的论点来。,他们往往想等自己再多读点书以后才来写论文。
,应该肯定,读的书很少,知识贫乏,是没法写论文,提出新的见解来的。认为自己无须读前人的书,随便谈点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产生扎实的好论文来,是不对的。,另一方面的极端也是不对的,要把有关的书读完才写论文,也是不实际的想法。书是读不完的,应该读一点用一点。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已经读了一些基础课, 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现在是要在这个基础上,针对科研题目特定范围的需要,再加深加宽,再读一点有关的书,再搜集一些材料,来提出和解决一个专业问题,藉此锻炼科研能力。
年轻,就一定不能写出有新见解的好论文吗?不。年轻,思想敏锐而活跃,正是进行科研的有利条件。历史上有很多年轻人做出了成功的科研成绩,就是证明。从文艺创作说, 曹禺二十三岁写出了《雷雨》,是他本人的成名作,也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作,并不比他后来思想学识更丰富了的中 、老年时的作品差。从文艺评论说,著名的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 只活了二十五岁,他写的《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 等论文是不朽的文艺评论,至今仍是值得我们文艺评论工作者好好学习的必读书。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名著《生活与美学》(1855 年初版),是他在二十七岁时出版的学位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向当时流行的唯心主义美学大胆挑战,有尖锐的战斗的论辩的特色,对唯物主义美学作出了科学的建树。 这篇论文是全世界美学研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至今所有学习研究美学的学者的必读书。作者在这篇论文初版的33年后给论文写第三版序言时说,他只改了一些很小的问题, 没有大大修改它;他在晚年看青年时代写的东西,并不采取否定的态度。 这些事实都证明青年时代只要以正确 深入钻研一个问题,是完全有可能写出好论文来的,并不一定要等到了自己书读得更多的老年才幵始执笔写论文。
在自然科学方面,青年时代就做出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例如, 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十九岁就发现了单摆定律,二十六岁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和拋物线运动,二十九岁发明了空气温度计。牛顿十岁能观察天象,十六岁用实验和理论的 测量风速,二十三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大王”高斯,七岁可以解级数和, 十七岁提出最小二乘法,二十二岁证明实函数代数定理,二十四岁开创近代数论。被誉为全能物理学家的费米,二十五岁就以“费米统计法”声震学坛。航空大师卡门,三十岁以 “卡门涡街”理论名垂科学史。
年轻人读的书即使不很多,但只要肯钻研, 对,完全可以写岀好论文,比读书读得多的人有成就。,我们应该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写好论文。,我们并非说,青年可以自恃头脑灵活而不读书。前面说到的杜勃罗留波夫虽然只活了二十五岁,但读书的数量是很惊人的。只是十三岁那年,他就读了411种书。他把一切空闲时间都沉浸在读书里。而且,他不是死读书。他不但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每读一本,就苦苦地思索,养成了锐敏而正确的判断优劣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见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做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学术论文, 就不会只是停留于抄录前人的现成的观点和材料。相反,如果不思考,只是死读书,即使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了,也还是不会有自己的新见解,也还是写不出自己的学术论文。
由此可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态度和 ,对于树立信心 ,使自己敢于去从事论文写作,是关系极大的。在写作之前,要有勇气,敢于去干。犹如要学游泳,必须敢于跳下水去实践,在干中学。否则,站在岸上,听一辈子的游泳知识,也还是学不会游泳。
四、确定题目和论证角度
在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写作论文的主要目的,树立信心以后,之一步是要确定一个恰当的具体题目,然后才能围绕题目需要,开展一切准备工作。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力不胜任,难于完成,一定失败。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不利锻炼。
举几个例子来说。例如中文系有这么几个学年论文的题目《评白居易〈与元九书〉》与《评白居易的文艺思想》,这两个题目的范围就大不相同。前者只评白居易一篇文章,后者要评白居易在全部创作和论文中表现出来的文艺思想。再有一个题目《论白居易文艺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这题目就更大了,涉及的面更广了,相对地说也就更难一些,更要费力一些。再如语言方面有两个题目《文学作品中的文言词》,《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词汇》,这就更大,如要全面论述就可以各写一本专著,显然不适合做学年论文的题目。
在写作时还要确定一个角度,把题目缩小。即使是较小的题目,也还要确定一个具体的论证角度。例如《评〈班主任gt》,就有不同的评法。如果只评其主题的现实意义,或只论其中谢惠敏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就要小一些;如要全面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或评其创作 ,如要把这个短篇小说和刘心武的其他作品作比较,进而和全国期或不期的同类小说(或不同类作品)作比较,去论述,那工程就要大一些。
既然是题目可大可小,其难易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定自己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才算恰当呢?我想打个比喻,我们应该确定一个“篮球架子”那样的题目。此话怎讲?什么叫“篮球架子”的题目?同学们都熟悉篮球架。如果我们设想把篮球架子放到我们头那么高的地方,拿起球来随便往里一丢,不费吹灰之力可以个个投中,那还有什么趣味,还能借以收到什么体育锻炼的效果呢!如果我们认为这太容易了,就把篮球架子放到五楼那么高的地方,球艺技巧和能力再强的国手,再怎么努力,恐怕也很难投中一个球,那又有什么趣味,还能借以收到什么体育锻炼的效果呢!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篮球架子的高度,就是了中外古今的经验,规定的最恰当的高度,它使一般人不易个个投中篮,又使一般人经过努力有可能投入,可以引起大家兴趣,使人收到锻炼的效果。
同样的道理,我们确定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也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贪图轻便,定一个太容易的太小的题(例如评一首四句的小诗);也不要好高骛远,贪大贪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没有什么体会和兴趣的题(例如在自己读的作品不多,对现实主义理论也不太懂的时候,要去论述现实主义发展史)。
题目的大小,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做,小题可以大做。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论证角度。例如,上面说,评一首四句的小诗,是小题,但如果和作者同类、不同类的其他诗文联系起来评论,和中外古今其他同类、不同类的其他诗文联系起来评论,和一种文艺思潮联系起来评论,就可以转化成一个较大的难题,也可能写出深刻的重要论文。又如,评论一部像《红楼梦》那样的小说的特色,只论其一二主要人物,一二重要细节,与全面论述其思想和艺术,与其他作品比较其创作 ,角度不同,主题不同,其难易的程度也大不相同。
一般说来,学年论文的题目以小一点为好,因为是初次锻炼论文写作,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题目小一点,容易掌握得住。而且,任何小题目,也都可以从严从难地去做,都可以从深广的联系中去研究,都可以把它和其他同类、不同类的作品去比较,和有关的理论、创作联系起来做深入的钻研,从中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要怕题目小了,论文的分量太单薄。分量的轻重和题目的大小,不一定成为正比。有人追求大题目,全面论述一个大问题,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入,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倶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能够解决,论文还是没有分量,只是像个浮肿的胖子,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相反,如果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学科中关键问题,能够深入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论文就很有分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把一个小问题解决了,比隔靴搔痒地碰到十个大问题,一个也不解决,要好得多。
饭是一口口吃的,仗是一个个打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个解决的。一篇论文虽然只能解决一个小问题,但通过这篇论文写作,掌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 ,有了研究能力,以后就可以照此办理,去解决其他的问题。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恰如其分,也不容易。为了锻炼自己,不要对自己降低要求,只给自己提一个不花很大力气就可轻松完成的任务。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提出较严格的要求,既是自己努力后可以达到的,又必须是经过一番努力,出一身汗以后才能达到的。俯手即可摘得的果子,得到了也不可贵;跳死了也攀不到的果子,再努力也不能摘到,只能是徒劳。只有跳几下可以争取得到的果子,才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它可以锻炼自己,增长本领,又能鼓舞自己。
确定主题和论证角度,除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外,还有两个原则一是要从自己有准备、有基础、有兴趣、有体会的问题出发,不要选择自己完全陌生、毫无基础、毫无兴趣和体会的问题;二是应该抓在本学科中有基本性质的重要问题中的一点,从这一点扩展开去,可以四面开花,从而扩大和加深对本学科中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要是鸡毛蒜皮、无足轻重的一点。
学术研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国家的学术水平,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更好是选择对这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能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又是对当前这学科的发展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这一点不应理解得太直接、狭隘、机械、简单、庸俗。一个学科中有基本建设意义和迫切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在文学方面典型的个性,风格流派的多样,借鉴、继承和革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抒情和叙事,艺术技巧等等,可说无限多的问题都很重要,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科学的发展是无限的长河,需要无数的人,竭其所能,贡献其点滴,汇入浩荡的激流。在选定研究论题时,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文章来源
王力、王世德、朱光潜等著,《怎样写论文——十二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
王世德
王世德(1930——),江苏无锡人。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兼任全国美术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著有《美学辞典》《影视审美学》《美学新趋势》《文艺美学论集》等。
专栏主持
卜师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从事训诂学、词汇语义学研究。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沈圣塬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
王世德论文的写法 王世德论文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