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市场规模(高p啥意思)
中国虚拟偶像“待爆”市场今年有望达到13亿元。
虚拟大师收入规模快速增长,超越虚拟歌手超现实偶像代言。
2011年后,中国虚拟偶像市场开始快速发展。2022年,核心市场预计达到13亿元,未来三到五年增速会有所降低。
,目前我国虚拟偶像市场存在侵权现象严重、IP单一、现金结构多元化等问题。打造IP,落地元宇宙场景,将成为虚拟偶像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是所有虚拟人都是虚拟偶像
歌手、UP主、博主是主要身份
虚拟人是通过绘画、建模等人工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而虚拟偶像的“标准”更高,要求虚拟人进行偶像活动,有自己的虚拟设定和作品输出。与现实生活中的偶像不同,虚拟偶像更依赖UGC(用户生成内容)来达到完美,虚拟偶像与粉丝的距离更近。在后台借助动作捕捉设备实时播放和填充虚拟偶像的设置和内容的人,称为“中间的人”。
根据视觉风格,虚拟偶像可分为二次元和超写实两种。二维虚拟偶像的视觉形象倾向于动画风格,而超现实虚拟偶像的视觉形象更类似于真人。在此分类基础上,按照 方式,二维虚拟偶像可以继续分为2D和3D风格,超现实虚拟偶像可以继续分为虚实结合和纯CG风格。
目前虚拟偶像主要有三种活跃身份虚拟歌手、虚拟UP主、虚拟博主。虽然虚拟偶像通常以唱歌、跳舞、谈娱乐、发博文等多种形式在互联网平台上活动,但每个身份都有自己的重点活动形式。完全纯AI虚拟偶像的数量很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虚拟UP主收入反超虚拟歌手
超写实偶像初显潜力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虚拟偶像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中国虚拟偶像产业核心市场规模保持超高增长,预计2022年将达到13亿元。2019年之前,虚拟歌手贡献了市场的主要收入;到2020年,受疫情期间家庭娱乐需求上升,以及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布局自有虚拟UPs、加大宣传力度的影响,我国虚拟UPs受众群体扩大,收入规模快速增长,赶超虚拟歌手;2021年后,超现实虚拟偶像进入大众视野,其营销效果得到品牌方认可,开始有一定的商业活动收入。
作为热门概念元宇宙的元素之一,虚拟偶像的技术和营销价值在未来仍有望进一步增长,其核心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但由于科技的迭代速度,虚拟偶像短期内不会有大的突破,市场规模增速预计会明显下降。
具体来说,中国虚拟歌手的发展面临着“单一IP”的痛点。一般IP难以提升知名度,商业化程度低。比如洛天依,作为国内之一个V族虚拟歌手,在国内V圈粉丝心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有着很强的先发优势。众多知名P主前期创作了优秀的UGC歌曲,其中有几首风靡全网,使洛天依突破二次元圈,走向真正的舞台。以下虚拟歌手失去先发优势,竞争对手变多。UGC不像洛天依圈那么活跃,很难发展成一个大众化的虚拟偶像。
虚拟主的发展类似于 名人经济,面临着收入结构单一、高度依赖“中间人”的制约。目前虚拟UP主持人更类似于虚拟外壳下的直播主播,其收入结构与很多 名人主播非常相似核心收入来源是直播和打赏。但与直播主播不同的是,虚拟UP主获得企业和商业推广的机会较少只有顶级虚拟UP主才能代言或链接品牌。
虽然虚拟UP主主要以虚拟的表象和人物设定来开展活动,但很难真正脱离现实虚拟表象下实时播放的“中间人物”仍然是填充虚拟内容的主力,也是粉丝关注的核心。业内出现的负面信息也说明,一旦“中间的人”或团队产生负面新闻,虚涨主们也会受到影响,甚至面临退赛的局面。目前还没有一个虚拟的UP主能够真正摆脱真人,实现“永不崩溃”。
AI虚拟偶像可规避“塌房”?
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前大多数虚拟偶像的实时互动表演都需要真人抓拍,虚拟上位者与“中间人”绑定。一旦“中间人”出现负面消息或与 团队意见不合,他扮演的虚拟上位者就会崩溃,偶像价值和粉丝粘性大打折扣。
虚拟偶像的AI可以有效规避这种风险。Siri、小迪等AI智能虚拟语音助手具有一定的交互能力,但“他们”属于功能性虚拟人,缺乏深入人心的虚拟形象。他们的语音语调机械敏感,没有很高的娱乐性。作为活跃在娱乐赛道的娱乐虚拟人,一个成熟的AI虚拟偶像需要具备自动生成接近真人的动作和声音,并与人实时互动的能力。
近年来,许多科技公司在声音和交互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未来纯AI虚拟偶像的落地做了技术积累。
仍未突破小众圈层
虚拟歌手认知度更高
虽然近年来,随着虚拟偶像概念的日益流行,人们可以在各种音视频平台上接触到虚拟偶像。但目前虚拟偶像在中国还是一个小众爱好,追随者很少,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不知道或者只是听说过的层面。
调查结果显示,16%的人关注虚拟偶像,看过虚拟偶像节目。在关注虚拟偶像的人群中,关注率更高的虚拟偶像类型是virtual UP。
主、虚拟歌手和超写实虚拟偶像,虚拟歌手成为多数人之一次关注的虚拟偶像类型。相比非二次元受众,二次元爱好者对虚拟世界有更高的认同感,对虚拟偶像的接受度、观看意愿也更高。
据调研结果显示,在虚拟偶像受众之中,因喜爱二次元文化开始关注虚拟偶像的人群高达51%,在诸多关注原因之中排名之一,二次元平台也成为他们最常观看虚拟偶像活动的平台。
并且,93.4%的关注者在2020年之前开始关注中国虚拟偶像,许多关注者关注其他地区的虚拟偶像有78%关注日韩虚拟偶像,32%关注欧美虚拟偶像。与海外虚拟偶像相比,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对中国虚拟偶像的评价更积极,每一个评价指标都有接近甚至超过50%的关注者认为,中国虚拟偶像优于海外虚拟偶像,其中,最突出的五个优势为亲和力、语言、外形、人设和才艺水平。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认为,好看的外形、有趣的人设和专业的才艺水平是一个虚拟偶像最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他们更爱看虚拟偶像唱歌、唱跳、玩游戏和与其他偶像互动。
,比起周边的实用性,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更在意周边的观赏性,更受欢迎的官方周边为虚拟产品、家居装饰品和手办盲盒,具有较好装饰作用的周边人气更高。
未来发展趋势
打造IP、落地元宇宙
目前,市面上的许多虚拟偶像以技术为核心卖点,在外形、声音、动作等方面精益求精。不过,报告认为,虚拟偶像的另一大核心“偶像”价值却不完全依赖于技术。从偶像受众出发,最影响一个虚拟偶像人气的元素与真人偶像类似,是外形、人设、才艺内容和亲和力。现有的部分虚拟偶像突出强调技术层面的亮点,缺少对于虚拟偶像本身的活动内容填充和亲和力的打造,导致其粉丝圈较小,核心粉丝较少,难以形成IP效应。
现阶段,许多B端品牌选择与虚拟偶像合作,看中的是虚拟偶像作为较为先锋的“高科技ICON”,具有出色的营销价值。在未来,随着科技概念不断升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个虚拟偶像的核心竞争力将越来越依赖于内容产出,虚拟偶像运营方更需要沉淀时间完善内容,打造IP,实现价值附加。
,在线游戏和在线社交属于更容易贴近元宇宙落地生态的典型场景,而虚拟偶像属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更容易做商业化拓展。在元宇宙场景中,虚拟偶像可以在虚拟演出中登场,近年来,已有虚拟偶像和真人歌手在游戏中成功举办过虚拟演唱会,受到许多玩家的欢迎。(陈斯)
来源北京青年报
虚拟偶像市场报告 虚拟偶像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