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性心脏病发病隐匿!这4点病因患者需了解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一种甲状腺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它对全身器官都可能产生影响,其中尤以心血管系统最为脆弱。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一系列的心血管问题出现,如心输出量下降、心率减缓、外周阻力增大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在甲减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中,甲减性心脏病尤为突出。
那么,什么是甲减性心脏病呢?虽然医学上没有严格的定义,但通常患者会出现心肌收缩减弱、心排血量和外周血流量减少等一系列症状。当甲减患者出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心衰等表现时,如果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效,那么就可以视为甲减性心脏病。早期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常常被误诊为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贫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等。当既定病症的治疗效果不可行时,应全面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其他病因。
那么,为什么甲减会引发心脏病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基础代谢低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率降低。这会导致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局部淋巴回流减缓,进而引发局部黏液性水肿,出现嗜水性黏多糖和黏蛋白的堆积。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水肿和浆膜腔积液,其中心包积液最为常见。
心肌病变及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减少会抑制心肌许多酶的活性,并且甲减患者的心肌变力和变速作用会降低。心肌儿茶酚胺受体减少,会发生特异性心肌病变,心脏呈现球状扩大,从而导致甲减性心脏病的出现。
第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甲减期间,患者的脂肪代谢会发生变化,部分患者出现血胆固醇和血压升高的情况。其中血压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明显下降,而高脂血症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心律失常。甲减患者的心肌对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下降,同时组织耗氧量和代谢率也降低。患者常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心律失常和反复的心房颤动。
对于甲减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未能及时接受诊断与治疗,患者可能会长期病残,甚至可能因甲减性昏迷、感染、心脏病并发症等严重情况而危及生命。但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忧,只要积极接受正确的治疗,减少心理压力,预后效果通常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