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种由复杂微生物梅毒螺旋体引发的疾病。梅毒螺旋体含有众多抗原物质,结构独特,拥有细胞浆膜和鞭毛。当这种螺旋体通过完整的黏膜或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后,会在几个小时内侵入附近的淋巴结,随后在2至3天内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全身。
即使在硬下疳出现之前,全身感染和转移性病变已经发生,这意味着潜伏期患者或早期梅毒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体接种的数量密切相关。实验显示,给自愿者接种疫苗后,平均接种500-1000个感染病原体即可引发疾病。
梅毒螺旋体入侵人体后,会经历一个2-3周的潜伏期,称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皮肤会出现损伤,典型的表现为硬下疳。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会产生抗体,病变组织特征表现为单核细胞侵入,淋巴细胞浸入达到峰值,随后出现巨噬细胞。梅毒螺旋体存在于各种细胞中。由于免疫反应,螺旋体迅速从病变部位被消除。
未被杀死的螺旋体仍在体内繁殖,大约6至8周后,大量的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并传播到全身,导致二期梅毒的出现,可能引发皮肤黏膜、骨骼、眼睛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损伤。随着免疫反应的建立,产生大量抗体,大部分螺旋体被杀死,但仍有部分进入潜伏状态,称为二期潜伏梅毒。
在晚期梅毒中,典型的树胶样肿胀等症状可能出现。即使患者感觉无症状、胸部、心血管透视检查和脑脊液阴性检查,只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PCR检测也呈阳性。晚期梅毒常侵犯多个系统,包括皮肤黏膜、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可自然愈合,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终身潜伏。
由于个体差异、免疫差异和治疗的影响,梅毒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些患者可能只有一期症状或没有二期症状,或只有三期梅毒症状。潜伏梅毒的检测主要依靠血清试验和基因诊断,其中基因诊断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来。未经治疗的典型变化如上所述,但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方法都可能影响病程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