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称血糖高易致早老性痴呆症

平安健康 2025-03-24 20:29平安健康www.baidianfengw.cn

新华网东京消息,9月6日,据日本一项研究揭示,血糖水平较高或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导致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脑内色斑状物质。这一发现可能为我们提供预防早老性痴呆症的新思路。

这项研究由日本九州大学的岩城彻教授领衔,自1988年起对福冈县久山町的135名平均年龄为67岁的居民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这些居民在接受调查时均接受了血糖测试,并在随后的十几年间相继去世,平均寿命为79.5岁。

研究发现,在调查期间,有16%的人患上了早老性痴呆症。对他们的遗体进行解剖后发现,其中88人存在脑内色斑状物质。这些色斑状物质是由贝塔-淀粉样在大脑中积聚形成,被认为是导致早老性痴呆症的罪魁祸首。

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高血糖和糖尿病等与脑内色斑状物质的关联,并得出惊人结论:与正常老人相比,血糖偏高的老人出现脑内色斑状物质的风险是前者的1.7倍。而那些不仅血糖高,同时还携带易导致脑内色斑状物质的基因的老人,其风险更是飙升到38倍。

研究团队表示,鉴于预防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措施可能对预防早老性痴呆症同样有效,他们计划继续深入研究血糖偏高与脑内色斑状物质发病之间的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一期的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为我们早老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这一发现对于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关注糖尿病预防的也要关注老年人的血糖水平及其与早老性痴呆症之间的潜在联系。未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保持血糖水平正常可能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还可能成为预防早老性痴呆症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