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屏是什么意思(视网膜屏的优势分析)
点评视网膜屏幕只是代表屏幕的分辨率达到视力上的极限。
一、概念
在说视网膜屏幕前,我们先简单提一下手机屏幕。
手机屏幕其实是由三个屏幕组成的玻璃屏、触摸屏和显示屏。
玻璃屏主要是用来保护触摸屏和显示屏的,它的材质也会影响透光性、手感、防刮防碎等性能。
触摸屏主要管触摸操控的,如果手机触摸不灵敏准确,就需要更换一个触摸屏了。
而视网膜屏,就是指显示屏,用来显示内容,它是一种具备超高像素密度(ppi)的液晶屏。
视网膜屏概念由苹果公司提出。2010年乔布斯在iPhone 4的发布会上这样阐述“当你所拿的东西距离你10-12英寸(约25-30厘米)时,它的分辨率只要达到300ppi这个‘神奇数字’(每英寸300个像素点)以上,你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
这也就是苹果对“视网膜屏幕”的最初定义,iPhone 4屏幕的像素密度也达到了326ppi(现在绝大多数手机都超过了这个数)。
由此可见,视网膜屏幕不是指屏幕材质,而是一种规格,它是通过减小像素的体积和像素之间的间距,大幅提高屏幕的ppi(Pixels Per Inch,像素每英寸,通俗讲指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个数)值实现的。
二、视网膜屏幕的两个要素
从乔布斯的话中不难看出,视网膜屏幕有两个最主要的要素距离和像素密度。
距离与像素密度的关系如下
事实上,多数人在半米外看一块1366×768的普通笔记本电脑屏幕也分辨不出像素点,但这个屏幕却不是视网膜屏幕;即使是视网膜屏幕,但更近的距离下也一样能看出像素点。
如物体是由小分子组成一样,图像是由像素点组成的,如果组成图像的像素点间距较大,那图像看上去就会比较粗糙;如果像素点细小且紧密,那么图像看上去就会细腻平滑。
三、神奇的300ppi是真的吗?
视网膜屏只是由苹果公司提出,但不是发明,苹果只是给这种现象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而已。
事实上,300ppi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错误的,真实数据要高于这个值。
因为人的视力有好有坏,看手机的距离也不一定在25-30厘米之间,多数低于20厘米。
如果综合视力水平实际偏高,观看距离实际偏短这些因素,大多数人们的人眼实际分辨能力应该高达450ppi以上。
四、视网膜屏幕有什么用?
视网膜屏幕显示的内容更多、颜色表现更好、画面更精细。但也有弊端,因为视网膜屏幕,意味着高ppi,而一味地追求ppi,会对手机的CPU和GPU带来更大的压力,若CPU和GPU的性能不高,那手机的流畅度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