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主要源于慢性支气管炎,其成因众多。其中,化学工厂与产生粉尘的工厂需严加管理,确保有害气体妥善处理,改善操作方式,如湿式作业、密闭尘源等,劳动部门需严格执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要点包括:
一、休息与活动:在急性加重期,患者需卧床休息,稳定期则可适度活动,但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二、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油腻、辛辣和产气食物。
三、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鼓励其表达恐惧和焦虑,教会其自我放松的方法。
四、用药护理:按医嘱正确给药,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
五、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肺气肿患者的治疗在冬季易感染呼吸道,应使用抗菌药物、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在缓解期,患者仍需坚持治疗以减轻症状,防止发作,维护肺功能。具体包括改善一般状况、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和感染,以及改善营养状况等。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可能合并心衰,其特征包括肺纹理增多、肺透光度增高、胸腔扩大等。在X线胸片上可能见到肺纹理间的斑点状或斑片状淡薄阴影。面对这样的病情,医护人员需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必要的宣教和指导,坚持门诊或家庭随访。
在肺气肿的生命循环中,为了保持肺循环血量的相对恒定,两上肺血管会进行反射性扩张,这使得肺内血流重新分配。两上肺的纹理增多、增宽,肺动脉压继续上升,逐渐加重右心室负荷。长期缺氧导致的肺气肿影响心肌代谢,使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并促使心搏血量增加,进一步加重左心室负荷。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右心室和左心室先后增大,最终引发全心增大至心衰。这一过程对肺门血管也产生影响,使肺门血管内血量增多、肺门增宽、边缘锐利。当心衰发生时,肺门区会出现间质性水肿,使得增宽的肺门边缘变得模糊。
由于肺动脉压的升高和长期缺氧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容易渗出并积聚在肺间质内。这一生理反应在X线特征上表现为肺纹理模糊、肺小叶间隔水肿,以及Kerley氏B线的形成。在严重时,液体可能渗出至胸膜腔,形成胸腔内积液。这些积液除了积聚在肺间裂外,还可能进入肺实质内,替代肺泡内的气体,造成X线胸片上的斑点状或片状模糊阴影。这些阴影可能会融合成蝴蝶状、蝙蝠状浅薄影,由于重力作用,这些积液多分布在两下肺。幸运的是,如果治疗及时,心衰得到纠正,这些特征可以迅速减轻或消失。
对于肺气肿患者来说,饮食调理是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他们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钙质、铁元素、维生素A、C,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瘦肉、动物肝脏、豆腐等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铁元素,还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等具有润肺和保护气管的功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大枣、柚等具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作用。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可以帮助患者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食用菌类如香菇、蘑菇等含有多种有益成分,能增强人体抵抗力,调节免疫功能,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在诊断肺气肿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和辅助诊断。X线检查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观察到胸腔的前后径增大、外观呈桶状等特征。肺功能测定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以了解患者的残气量、肺总量等情况。呼吸功能检查对于诊断阻塞性肺气肿具有重要意义。当残气量/肺总量比>40%时,即可确诊为肺气肿。血液气体分析、血液和痰液检查等也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结合X线检查和肺功能测定,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出肺气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