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胸腹裂孔疝有哪些症状
在婴儿与儿童的生命早期阶段,先天性胸腹裂孔疝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展现出其影响力。特别是在新生儿期,这个病症的进展快速,风险高,且死亡率高,其临床表现因年龄阶段而异。
对于新生儿期,先天性胸腹裂孔疝的主要临床表现集中在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其中呼吸和循环障碍尤为突出。在胎儿期,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的分流作用,肺部虽受压迫但并不危及生命。出生后,情况发生剧变。受压的肺部发育不良,导致通气不足,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和发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出生后或出生后几小时内显现,其严重程度与膈肌缺损的大小、胸腔内疝入的腹腔器官数量及体积、肺部压缩的程度以及健康侧肺的发育状况密切相关。
除了呼吸困难和发绀,酸中毒和低氧血症也会很快出现。一开始是呼吸性酸中毒,后来可能发展为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同时伴有体温异常等一系列症状。腹部器官进入胸腔不仅影响双肺的发育,还可能引起肺动脉的扭曲、数量减少、血管壁增厚以及血管床横断面积的减少。这些因素与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肺动脉痉挛,进一步引发持续的肺动脉高压,使右到左的分流加重,导致低氧血症和酸血症的恶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缺氧致死。
在消化系统方面,虽然消化道症状较为少见,但一旦出现,可能表现为厌食、呕吐等。如果伴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或疝嵌入,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或急性肠梗阻症状。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胸腹感染或中毒性休克。
体检时,患侧胸部的呼吸动作会减弱、饱满或隆起,肋间隙比对侧宽。听诊时,患侧呼吸音可能减弱或消失。如果听到肠鸣音,对先天性胸腹裂孔疝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先天性胸腹裂孔疝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各异,但都对患儿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对于疑似患有此病症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家长也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文描述了先天性胸腹裂孔疝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了解并重视这一病症。婴幼儿与儿童期的胸腹裂孔疝:症状与体征
一、呼吸道症状
在婴幼儿和年长儿的胸腹裂孔疝中,由于疝环(膈肌缺损)相对较小,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的体积和数量通常较少。这导致肺发育受影响的程度较小,因此临床症状的出现相对较晚且程度较轻。这些孩子可能由于患侧肺受压或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就诊。在胸部X线检查中,可能会发现咳嗽、哮喘或发烧等症状。偶尔会出现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会在孩子哭泣或剧烈活动后加重,安静时则会改善。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站立时则有所改善。有趣的是,一些患儿,特别是那些患有右先天性胸腹裂疝的患儿,由于肝脏阻塞疝环(膈膜缺损裂孔),胃肠道并不进入胸部,因此对肺的压力和发育影响较轻,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病例通常在意外体检、透视或胸部X线摄片中才被偶然发现。
二、慢性消化道症状
在儿童中,胸腹裂孔疝可能表现为慢性消化道症状,如胸痛、腹痛或上腹部不适。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忽视,仅在内科治疗无明显疗效,进一步进行钡餐透视检查时,才会发现胸腹裂孔疝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发绀,伴随胸骨后疼痛、腹痛和呕吐。在疝气内容物嵌入的情况下,腹痛会加剧,呕吐物可能呈现咖啡样,并可能出现停止排气和排便的情况。
三、体格检查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心脏向健康侧移位。胸部可能呈现桶状,肋间隙增大。患侧的敲诊声音可能呈现浊音或浊音与鼓音混合。患侧肺下野的听诊会显示呼吸音减弱,有时可以听到肠鸣音。在仰卧位时,腹壁可能会呈现凹陷,形如船状的腹部。
胸腹裂孔疝在婴幼儿和儿童期的表现虽然较为隐匿,但一旦识别出相关症状和体征,医生应高度警惕并进行进一步的医疗评估。因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可能的并发症和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